“祖父、祖母在寫對聯,說也要給你們送幾份呢!”靈兒仰著臉說道,那雙和靖王妃如出一轍的杏眼里盛滿了天真爛漫的笑意。
“哈哈!來得早,不如來得巧了。丫頭看喜歡哪幅,這回讓你挑最好的。”靖親王已經放下了筆,和王妃都站起來沖著景春熙笑。
景春熙注意到靖親王今日穿著一件深褐色家常直裰,袖口還沾著幾點墨漬,顯得格外平易近人。而靖王妃則是一身靛青色織金褙子,發間只簪了一支白玉簪,樸素中透著雍容,她明顯胖了一圈,這時候看起來,便宜爹跟她也有兩三分相像。
桌上一左一右,筆墨紙硯俱是兩套。兩方都是上好的歙硯,墨池中還殘留著新磨的墨汁,散發著淡淡的松煙香氣。旁邊擱著的狼毫筆,筆尖的墨跡尚未干透,顯然剛才兩位老人還在使用。
長長的書桌上,兩邊對聯的筆跡明顯不同。景春熙喚了祖父祖母,緩步走近。
西墻上掛著一幅《雪景寒林圖》,東面的多寶格里陳列著精美瓷器和青銅器,其中一尊青銅鼎看起來年代久遠,應該價值不菲。
一側對聯上的字,如莽夫舞刀般文筆飛舞又落筆剛毅,字跡力透紙背,字如其人,必是靖親王手筆無疑。其中一副對聯內容也頗為霸氣:“劍氣沖霄漢,文光射斗牛”,筆鋒轉折處可見當年馳騁沙場的影子。
而左邊的對聯,用的裁紙稍窄、稍短,看筆畫大小就知道是用中毫所書,鐘靈俊秀,略顯溫婉,字體不夠工整,有些筆畫落筆位置稍有偏頗,一看就知道是靖王妃眼神不好的原因。
"梅開五福臨門第,竹報三多入畫堂"的內容透著濃濃的年節喜慶,只是"福"字的那一點明顯有點歪了,"堂"字的最后一橫也寫得有些顫抖,離上一橫有點遠。
“祖父、祖母寫的我都要,祖父的貼大門和院門,熙兒和浦哥兒,還有爹爹娘親的屋門上貼祖母寫的。”景春熙甜甜地回應,這也是她的真實想法。
"你倒是會拍馬屁,那還不把我們忙活了幾個時辰的對聯全撈了?我們還貼什么?"靖親王佯裝生氣地吹胡子瞪眼,但那翹起的嘴角出賣了他的好心情。自己的文筆有人欣賞,自然是內心欣喜的。
看似責怪和嗔罵,實際上靖親王和靖王妃都高興得很,王妃還沖外面的人,叫上茶上點心。
她喚人的聲音不高卻極有威嚴,立刻就有丫鬟端著紅漆托盤進來,上面放著四盞雨過天青色的茶盞和一碟剛出爐的桂花糕。
景春熙注意到那丫鬟行走時裙擺紋絲不動,經過嚴格訓練的王府丫鬟,二是也有武功在身的。
兩個老人凈了手,幾人移到旁邊的四方桌前。景春熙掃了一眼書案,發現上面攤開的是本《孫子兵法》,旁邊還放著幾張寫滿批注的紙箋,有的批注還是新的。
看到兩個老人坐下,景春熙才上前恭恭敬敬地行了個禮。剛才光顧著看對聯,基本的禮儀都忘了,這讓她臉上飛起兩朵紅云。
"爹爹和娘親讓我給祖父祖母送年禮。"她注意到當她說"爹爹"時,靖親王靖王妃的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靖王爺嘴上卻說,“靈兒都帶回來幾大車了,還送什么年禮?”
“那能一樣嗎?而且靈兒拉回來的很多都是她自己買的東西!”景春熙笑。
莊子里天天殺豬宰羊,如果不是因為景親王府人口不多,他們肯定不會僅僅送兩頭豬、兩頭羊,還有一些雞鴨。
特意從建安郡買回來有名的的酒水、茶葉,也是最好的年禮,精美的瓷器爹爹也挑了四五套。小小禮物不值多少什么,重要的是表明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