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莊的書房里,燭火通明,相同的情形已經出現第二次。
檀木書桌上鋪展著那副神秘的對聯,宣紙邊緣因多次展開已略顯毛糙。不過這一次圍觀的人比上次多了近一倍,從最初的三人增加到七八人,而且已經是今晚第三波前來研究的人了。
書房里彌漫著淡淡的墨香和人群聚集后的溫熱氣息,窗欞上的冰花在燭光映照下閃爍著晶瑩的光芒。
景春熙當晚回到家,連斗篷都來不及解下,就急哄哄地讓糖霜把娘親和爹爹找來。
她白皙的臉頰被寒風吹得通紅,發髻上的珠花也歪斜著,卻掩不住眼中的急切。
她先把自己在靖親王府對對子,確定另一半對聯應該是"遮雨"的事原原本本說了一遍,連靖王親、靖王妃和靈兒的對話語氣都沒遺漏。
景秋蓉和景逸聽完后都沒有異議,兩人對視一眼,不約而同地點頭,也覺得應該確實是這兩個字。
他們兩個人先把對聯認認真真又看了一遍。景逸用戴著玉扳指的左手輕輕撫平宣紙的褶皺,景秋蓉則取來水晶鏡片仔細檢查每個筆畫的走勢。
一開始是鋪在檀木書桌上看,后來又讓紫衣取來掛鉤,將對聯掛到了粉墻上端詳了半天。景逸時而退后三步瞇眼遠觀,時而湊近到幾乎鼻尖觸紙的距離,最終卻仍是一無所獲,只能搖頭嘆息。
第二波人增加了阿七、重三幾個,還有小蠻。阿七粗壯的手指小心翼翼地點著對聯上的字,生怕自己的老繭刮壞了珍貴的宣紙;
重三歪著頭左看右看,濃眉幾乎擰成疙瘩,他本就認字不多,看著頭疼,更關注的是卷軸上的木條;
小蠻則踮著腳尖,烏溜溜的眼珠隨著對聯上的字跡來回轉動。他們大眼瞪小眼,哪里看得出文字里的奧妙。
如果不是景春熙及時阻止,性急的重三差點就要抽出腰間的短刀,想把卷軸劈開來看個究竟。
“明天,讓浦哥兒找幾個機靈點的同窗過來,我把兩位夫子也叫過來。”景逸撐著桌面沉吟道,手指無意識地敲打著書桌邊緣。
看夜實在太深,銅漏已過三更,景春熙趕回來一天很累,已經掩著嘴打起了呵欠,杏眼里泛起水光。
景逸見狀,忙讓阿七他們提著燈籠回去,山上最機靈的幾個都已經找來,只能寄希望于明天的孩子和夫子。
這一晚,景春熙睡得很沉。
繡著纏枝蓮的錦被裹得嚴嚴實實,連紅粉來添了兩次炭火都沒察覺。到早上起來洗漱時,銅盆里的熱水已經換過三遭。
她揉著眼睛走出閨房的時候,看見兩位夫子帶著三個孩子已經走出了大門。宋夫子青布棉袍的下擺沾著晨露,文夫子則邊走邊用手帕擦拭他的玳瑁眼鏡。
緊跟著夫子后頭的那位是浦哥兒,他嶄新的寶藍色棉袍在晨光中格外醒目,腰間掛著的玉佩隨著步伐輕輕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