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眾青山莊的孩子,除了浦哥兒和在書院的另外三個沒有回來,還有小蓮和另外幾個已經在鋪子或其他莊子做事的,居然全都在白水鎮迎接他們。
這些孩子從高矮不一的槐樹下鉆出來時,衣襟上都沾著細碎的槐花,熱得額角的頭發都粘在了臉上,顯然已在鎮口石牌坊下等候多時。
領頭的是大將軍府的幾個孩子,連最小但已經差不多六歲的嫣姐兒都來了,她踮著腳站在青石板路的裂縫上,手里攥著的糖人早已化得黏糊糊的。
五頭穿著新做的靛藍短打,腰間別著一把匕首、一把彈弓,正站在最前面伸長脖子張望。
一眼就看出孩子們穿的不再是棉布衣服,全都是有光澤的綢緞,顯然家族翻身后,這幾個月里已經全部換了裝。
一看見車隊,孩子們就馬上沖了過來,黑壓壓的一片像驚起的麻雀群,一個個咋咋呼呼地揮動著手。
幾個年紀小的被擠得踉蹌,繡著福字的布鞋在塵土里拖出凌亂的痕跡。走在最前頭的快腳第一個勒緊韁繩,馬匹前蹄揚起時帶起的沙礫濺在道旁的商販攤位上,他立即向后喝令,“讓后面全部停下。”
早就預想到會是這樣,天氣也熱,她們車簾是早早就撩開的,所以前面動靜看得很清楚。透過晃動的紗簾,能看見孩子們被曬得通紅的臉蛋上沾著汗濕的鬢發。
車未停穩,也不等人攙扶,景春熙就跳了下來,鵝黃色的裙裾在車轅上勾出半寸長的絲線。
沒向前跑幾步,就被一堆人緊緊抱住,首當其沖的就是阿瑤和瑾姐兒。(大家別忘了,阿瑤就是大房庶女瑤姐兒,和景春熙同歲,當時作者取名的時候疏忽了她的諧音,所以后來改稱阿瑤。)
阿瑤手上的鐲子硌得人生疼,瑾姐兒發間桂花油的香氣混著汗味撲面而來。
"姐姐
"熙表姐
“表妹,你們總算回來了。”
凌亂又幾乎統一的聲音此起彼伏,像夏日荷塘里爭食的錦鯉張合的嘴。景春熙也不知如何應答,只能任由瑾姐兒的珠串在自己衣襟上纏作一團。
"回來了,等娘親生了弟弟妹妹,我們再一起回京城。
"好耶!"孩子們歡呼時震落了老槐樹上的青蟲,正好掉在五頭衣領里,惹得他邊跳邊撓。
“米嬤嬤和青衣姑姑她們都說快了。”
“"是的,姑爺爺說,姑母最遲也就八月中旬,到時候我們就可以回京城了。"這些為了陪伴即將生產的姑母,而甘愿留在青山莊,怎么也不肯回去跟家人團聚的孩子,歡呼聲驚飛了屋檐下棲息的燕子。
嫣姐兒腿短跑得慢,繡著兔子的軟底鞋在石板路上啪嗒啪嗒響,最后也扯住了景春熙的衣角,她跑得氣喘吁吁的,臉色發紅。
怕她被擠著,景春熙騰開一只手,抓住她的一只胳膊就往上提,孩子腕間的銀鈴鐺嘩啦啦響成一片,抱住她的孩子只能松手避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