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親眼見識到了楊米神識化形,隔空控物的能力,圣彼得醫院的首席腦外醫生威廉埃爾是不會相信,這世上會有依靠精神力這種東西來代替眼睛和手工作的事情。
他無法理解這是個什么原理。這和他多年來所了解的科學完全就是相悖的。
他真的覺得不止是牛頓,就是愛因斯坦之類的各類科學家的棺材板都要翻個了。
但事實就是,他理解不了的東西不代表就不存在,這他倒是不否認。
他也沒法否認,畢竟事實就發生在他眼前,他愛信不信。
于是這馬上又讓很能接受新鮮事物他看到了開啟新世界的大門。
他對這次合作投入了極大的熱情,想方設法的想知道楊米是怎樣做到這些神奇的事情的。
楊米也很耐心的和他解釋了,讓他當這是華國一門高深的功夫。
威廉醫生因此對于華國功夫簡直向往極了,楊米費了好大的口舌才說服他放棄學習華國功夫的想法。
這功夫需要從小開始,長期進行嚴格的修煉。
但是這功夫很考驗修煉者的體質,每個能修煉的人都是經過了嚴謹的篩選。
即便這樣,一萬個修煉這個的人中,也不一定能成功一個。
此外,還有個最有力的理由,是他的年紀早已過了可以修習的底線,就算他再努力,也沒有絲毫成功的可能,這是人類身體本身的限制,無法改變。
在威廉醫生的遺憾情緒中,楊米用兩天的時間達到了細微操作的標準,完全可以配合威廉醫生實施手術,保證能應對手術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一切危急情況。
經過了一天的準備,這臺史無前例的手術開始了。楊米謝絕了威廉想要對外宣傳并邀請觀摩學習的請求,同樣也拒絕了對手術過程進行拍攝的要求。
她不認為這臺手術有可復制性,也沒有興趣接受其它的手術委托。她又不想當外科醫生。
手術由兩位頂級腦外專家進行主刀,楊米和丹尼爾輔助。她甚至可以短暫將神識透視下的視野同步給身邊的人,但要接收的人放開戒積極配合,并且精神力消耗巨大。
手術在進行到一個半小時的時候,終于交到了楊米的手中。神識之下,她清晰的看到,隱藏到溝壑之中,和周圍的組織緊密的生長到了一起的彈片,此時的位置手術器具已經完全無能為力。
她接手之后,小心翼翼的操控著神識化為尖細的觸手慢慢切削、剝離,并將脫離的殘損組織隔空收取清除。
這是個很緩慢而耗費精力的過程,容不得一絲一毫的差錯。
楊米全神貫注,精準的執行著事先多次演練過的過程。期間有細微的血管破裂,但是在強大的精神力控制之下,破裂處被強行封堵,一分鐘的時間就達到了縫合數天后的效果。
在整個彈片徹底脫開之后,收取清除剝離組織的瞬間,同體積的生理填充組織被放入空出的位置,以免影響周圍組織的愈合。
被填充的生理組織為可吸收物質,會在一段時間內被慢慢吸收,直至徹底消失,給受創位置一個自行調整恢復的緩沖,避免造成新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