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村里人沒太在意,本身就是稱呼,又不沾親帶故,看各人意愿。極少數比較傳統的,會專門糾正,但也只能糾正自家的,不好說別人。
所以顧曉霞叫梁月梅“姨”是按以前的稱呼,但叫出來后,就有點尷尬,畢竟她和顧龍的事情雖然沒捅破那層窗戶紙,但她感覺也差不多了。
“曉霞來了啊,”梁月梅反應過來,笑著說,“來來來,這今天是不上課?”
“今天上午沒我的課。”顧曉霞解釋了一句,然后把手里的布包遞了過來:
“姨,這是我抽空做的兩雙鞋……我們那里不好打褙子,就只能做兩雙……”
陸大嫂先是納悶,隨即恍然大悟:
“你是想讓小龍給你爸帶過去對吧?”
副業隊的人進山編抬把子的事情,村里人都清楚。選什么人那是隊長定的,陸家大嫂雖然有些郁悶自家沒人去,但想想自家的地要干活,也就那樣了。現在聽顧曉霞這么一說就覺得應該是這么回事。
“嗯,這里面一雙是給我爸的,還有一雙是……”顧曉霞聲音突然小了,臉也有些紅,“是給李龍的。我這兩天在學校那里也沒看到他,不知道他啥時候回來,所以就……”
陸大嫂有點目瞪口呆!
這就給做上鞋了?
梁月梅反應極快,笑著拉著顧曉霞說道:
“來來來,先進屋歇歇!我給你倒水!呆會兒,我給你做飯……這好多天沒來了,咱們好好喧一喧……”
陸家大嫂啥時候回到家的都不知道。
她就始終想不通,這顧家曉霞不都是已經吃上商品糧了,怎么還主動找上李家小龍了?
李家小龍是優秀,但再優秀那也是鄉下人,是農民啊。
說句不好聽的話,在村里,有些人眼里顧二毛那個二流子以后的前途都比李龍強。
顧曉霞明明有更好的前途,為什么還會回頭扎回村子里呢?
梁月梅也有這個想法,不過她沒管那么多,顧曉霞念著李龍的好,會給李龍做鞋,這本身就已經是一個很明顯的暗示了。剩下的,還用多說嗎?
所以中午的時候,盡管顧曉霞一再表示下午回學校有課,梁月梅還是早早的就做了大米飯,拌了一個涼菜、炒了兩個肉菜來招待她,臨走的時候還專門讓她提著一塊臘肉回去。
往學校走的顧曉霞其實也是長出一口氣。這下,李龍應該知道自己的心意了吧?那么,他后面會怎么做呢?
顧曉霞又有些忐忑起來。
李龍買完東西回到大院,休息一小會兒,便立好自行車,開始往上裝東西。
面粉在最下面,但不能裝多,兩邊一邊一袋就行了。接下來就是裝收音機的麻袋,這袋還不能放倒,得用繩子立著扎緊了,不能散也不能斜著,是個功夫活。
李龍把收音機扎好,然后又把電池、鞋子之類的其他東西一一放包里,掛在車前把兩邊,這下子往外推都有點費勁。
不過二八大杠結實耐用,李龍知道只要呆會兒蹬上去騎上幾圈,那就能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