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李龍不能算中間人,所以帶著老爹老娘過去,應該是李建國的事情,李龍不想摻和。
把梁文玉送走,不等李青俠問,李龍主動解釋:
“老爹老娘,我大哥大嫂結婚這幾年,娟她外爺經常過來送東西送錢,沒少照顧這個家,今天聽說你們來了,又讓大兒子過來請你們,你們該去。”
“那就去唄。”李青俠其實是無可無不可的,他的注意力還在逮魚賺錢上,“那今天下午能下網逮魚不?”
“那倒是能。但明天賣魚你是去不了了。”李龍笑著說,“我替你賣魚去?”
“行啊。”李青俠倒也沒啥,“說起來你這小海子里,魚真是多,咋就沒蝦呢?”
“別說蝦了,蝸螺牛、青蛙、蚌殼子都沒有。”
小海子里除了魚之外的動物,只有釘螺和癩蛤蟆。一直到十幾年后,李龍才看到有第一只雜交青蛙,就是那種身上灰黃色,只是有三條綠線的。當時也出現了草蝦,李龍猜測應該是跟著上下游的水庫養魚的魚苗一起進來的。
至于田螺出現至少得二十年后了,螃蟹更是將近三十年后有人專門養殖的時候才出現的。而且是在大海子,而不是小海子的。
李龍還是挺佩服這個螃蟹的。那養殖戶第一年養,螃蟹咬破網籠逃出來,散的滿海子都是。附近的村子里許多人都逮了,然后就感覺這玩意兒除了鮮,也沒啥好處,畢竟肉吃起來太麻煩。
因為北疆冷,所以螃蟹當年冬天都凍死了。
然而第二年逃出來的螃蟹,就開始在秋天挖深洞,第二年有少量的生存。
后面大海子以及附近的一些水塘里,便年年都有螃蟹了。
也算是適者生存吧。
中午李龍做了杜春芳非常喜歡吃的紅燒肉,肉燒得很爛,又炒了芹菜肉,還把先前臘著的鹿肉蒸了切了一盤。
杜春芳吃的眉開眼笑——雖然她其實只吃了小半碗米飯,和三塊紅燒肉。
李建國梁月梅從地里回來的時候,聽了梁文玉的事情以及李龍的安排,并沒有什么意見。
“明天你去不去?”李建國問道。
“你們去,趕馬車去,我不去了,我今天還要下網,明天要賣魚,得去石城賣魚。”李龍解釋說,“大院子里還有些東西需要處理一下。”
“也行。”李建國說道,“我把強強帶上,不然中午沒辦法吃飯。”
“嗯。”李龍說道。
他打算賣完魚之后,去把已經干掉的水老鼠皮啥的都賣掉,剩下那幾張也干透了。而大院子里剩下的就是一些石頭,這些自然是不賣的。放著吧,只要不缺錢,他是不打算再賣玉石了。
不僅不打算賣,還打算等那個玉素甫過來的時候,多買一些小籽料放著。
這玩意兒在關鍵的時候,還是能換一筆錢的。
嗯,就這么愉快的決定了。
中午飯后,李龍休息了一會兒,等到了陶大強過來,便一起扛著輪胎,帶著網去了小海子。
今天帶了八條網,主要是大網眼的。明天去梁家,必然是要帶一些魚的。如果能逮到幾條大鯉魚,那自然是最好了。
李龍帶著美好的希望,推著輪胎帶著網下了海子。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