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哎,我知道我知道。”王財迷一邊下著網一邊說道。
李龍和陶大強走過去,王財迷才急忙伸手往大腿內側抓了一把——他已經被鴨鱉子給咬了。現在真是又癢又疼,忍不住要撓的那種。
王財迷下網的時候還在奇怪,為什么沒在早市看到李龍賣魚。回去打聽了人他才知道,李龍去了石城。王財迷還覺得挺不錯,李龍是出力不落好,跑那么遠賣魚,劃得來嗎?
后來他才知道李龍去石城,完美的避開了他們這些隊里人窩里斗一起降價惡意競爭的麻煩,而他們最后落得一地雞毛。
第二天早市還是王財迷和孟志強兩個人賣魚,第三天就多了隊里其他兩個人。
一開始他們都和王財迷一樣,一個搪瓷盆,魚價也不低——但后一天,有人逮魚去晚了,看其他人都賣了一半了,他擔心賣不掉,直接半價賣。他這么一降價,他的錢賣掉了,其他人的魚就賣不動了。
這幾天隊里許多人都喜氣洋洋的。一天不多,掙個三四塊五六塊的,有那懂下網的直接能逮個七八公斤上十公斤,那掙的就更多一些。
雖然多走一些路,但來的是現錢,而且來錢快啊。這不少人立刻就覺得錢原來掙的是這么容易!
惡意降價的不止一個,雖然降價錢掙的少了,但至少還是有錢在手里的。
但是瑪縣的人口不如石城多,吃魚的人基本上是固定的,就那么多點兒,到后來最多的時候,全隊有十幾個人去賣魚,最后的結果是這十幾個人,除了一開始就降價賣的兩個,剩下的魚都沒賣完——別忘記了,市場里原本就是有攤位的。
再說誰家也不可能天天吃魚啊。
哪怕是李龍,也是去幾天會中斷著去石城的。
這魚一賣不掉,緊接著就是更大的惡性循環,有人第二天去市場,一開始就是四毛錢一盆!
而后面來的人就三毛一盆。買魚的可開心了,這么便宜的魚,和以前相比,不跟白撿的一樣嗎?
但剩下的賣魚的就尷尬了。有人為了多逮魚多賣魚多掙錢,借錢買了幾條網,這至少得把網錢掙回來吧?
結果沒車,等去了早市,太陽出來,人已經開始慢慢要散了,而他們的魚才開始擺攤叫賣。
賣不掉。
扔掉可惜,就有人專門等著看他們扔,扔了那些人再撿,但就是不買。
為了這個,隊里好幾個人開始有矛盾了。
陶大強把這事告訴李龍的時候,還有些擔心:
“有兩家婦女在院門口吵起來了,罵得可難聽了。一家說另一家先降的價,讓大家都賺不到錢。另一家說自家賣魚,那想賣多少錢就賣多少錢,別人管不著……”
李龍就相當于一個旁觀者,聽完這些事情后,問道:
“那王財迷哩?前天還看著有不少人下網,昨天就剩下一半了,也不知道今天能有多少人堅持。”
他相信還是會有人堅持下來的,畢竟逮魚掙錢雖然辛苦,但比地里干活拿錢方便。誰家里有個困難,想要急用錢,這魚逮出來,拿到市場里去賣,那錢就來了。
能堅持下來的,都成了后世不少人羨慕的“漁民”。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