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俠和李建國其實都挺不好意思,按說他們應該照顧李龍,現在李龍給他們錢,他們是真不好收,不過李龍才不管那么多,手里有了,自己過得好了,自然也希望家里人過得好。
鄉里開大會,參加的人是鄉里的干部,附近的村民。鄉的大禮堂能坐不到一百人,這時候坐得滿滿的。
李建國邊上坐的是隔壁隊里的程長征,也是養豬專業戶,他家養了十一頭豬,其中有一頭是大的。兩個人坐在一起,會議還沒開始,李建國就跟他悄悄聊:
“你咋喂豬的?”
“飼料啊,草啊,”程長征悄聲說,“我豬場建的離隊里遠,那里荒地多,我偷偷種了一些甜菜、打瓜,就指著這些喂豬哩。”
李建國心里有譜了,大家都有自己的辦法,政策放開了,養豬以前是要被割資本主義尾巴的,現在卻成了被表彰者,這致富成了頭等大事,這是好事。
“老李,聽說你還養了鹿、狍鹿子,那玩意兒值錢啊!”程長征一臉的羨慕,“鹿茸、鹿鞭都值錢,你那哪搞的?”
“我弟從山里抓的。”李建國笑著,一臉自豪,“還有是他山里的朋友送的。”
“送的?有人還送這個?”程長征一臉的驚奇,“那多好的交情,能送這個?”
“還真是過命的交情。”李建國含糊的說,“我也沒細問。”
“你家好福氣。”程長征感嘆著說,“我倒是想養,就是沒門路啊。”
李建國沒接這話頭,這玩意兒誰也不知道咋養,現在老羅也是自己摸索著養,能不能養活還不知道。
再說了,這鹿人家能給李龍,那是李龍的造化。自己是不能多說的。
表彰大會很快開始,這時候還沒那么多的“程序”,領導講話,表彰,李建國戴著綬帶上臺,領了一個證書,和一個代表自行車的鑰匙。
這時候李建國是真的自豪,自己半年的辛苦,算是有了一個認可和回報了。
他決心好好養豬,致富這條路,要好好的走,往寬里走!
會議時間不長,半個小時結束,李建國領到了屬于自己的,綁著大紅花的自行車。
鄉里新分來的宣傳干事姜至渝拿著海鷗相機給每個人照相,在照完合影后,徑直走到了李建國跟前。她把照相機掛脖子上,拿著筆和本子,準備采訪李建國。
李建國也算是見過世面的人,但那都是小場面,何曾被采訪過啊,況且對面是一個年輕漂亮的女干部,他頗有點手足無措。
“李建國同志,聽說你的養殖場不僅養了豬,還養了鹿和野豬,請問你是怎么想起來搞特色養殖的?你對今后的發展有什么想法?”
李建國被這問題給問的有點懵,想了想才說:
“我一開始啊,就想著做個養殖專業戶,至于你說的那個什么特色養殖,那是我弟李龍搞的,他經常在山里打獵、采購,對了,他是縣供銷社的采購員,所以有任務——嗯,主要還是他在弄。我就主要是喂豬……”
姜至渝這就有點意外。采訪農民通常很難直接得到想要的答案,她也只是希望能夠從李建國的只言片語中進行一些總結和放大。
只是沒想到這其中還另有其人,她對這個李龍就有點好奇了。
李建國推說還有急事,匆匆騎著往街上去了。
“這李建國可以啊,會騎車子。”有人感嘆。
“人家家里有車子的。”程長征笑著說,“他弟弟早幾個月前就買車子了,一家人都能掙錢,不一般!”
全鄉表彰十個人,十個人里只有兩個會騎,其他的就開開心心的推著自行車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