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女送肉過來,你看你那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陳秀珠從門里走出來,瞪了梁東樓一眼,“咋跟審犯人一樣?”
“我不是擔心她是自己送肉過來,那一大家子在哩,這不是鬧矛盾嘛。她嫁到李家了,那就得多想想李家的事情,這邊我和你又不老,文玉也成年了,又不是顧不著自己?……”
“那倒是……”陳秀珠點點頭,扭頭對梁月梅說,“我和你爸都好著哩,你把你們小家過好就行了。娟和強強咋樣?”
“好得很,比他們同齡的娃娃高半頭,也結實的很,”梁月梅笑著說,“天天吃肉,能不好嘛。”
“好就好。”梁東樓面色緩和了下來,“那建國他們在山里,地里的活就都靠你了,我就不留你了,讓你媽給你摘些洋柿子帶回去。咱院子里種的早,現在有熟的了,正好帶回去炒菜吃。”
“好。”梁月梅也不拒絕,跟著陳秀珠去摘菜了。
菜園子里,梁月梅悄悄給陳秀珠塞了十塊錢,說道:
“娘,你拿著,有啥事了用。”
“那不行,你在家里當家哩,這錢不能給我……”
“娘,你放心,俺家里現在錢可不少哩。小龍時不時的就給建國給錢,家里啥他都買,在家里就沒啥花錢的地方……”
“那也不行。小龍到成家的年紀了,得給他存些錢,他爸媽常年在老家,這成家的事情還得建國和你張羅……”
“娘,這個你放心,我心里有數哩。這些年,爹和你給我們給的錢都有好幾十了,現在家里有錢了,也得給你們還一些……這也是建國的意思。娘,你放心,家里真有錢哩,建國現在是養豬專業戶,公社還給獎一輛自行車哩。”
“……那行,這錢我就收了。”陳秀珠點點頭,“你們過得好,我們就放心了。”
梁月梅帶著十幾個西紅柿回了李家,陳秀珠把那十塊錢交給了梁東樓。
“你要他那錢干啥?”梁東樓脾氣大,又發火了,“她那家才有起色,你就拿她錢?現在她公公婆婆還在哩……”
“那她不是說了嘛,現在小龍經常給建國給錢,那逮魚天天進錢,月梅也沒花錢的地方,說這算是還這些年咱給他家里的補償……”
“那哪有要他們錢的父母哩?”梁東樓還是覺得不妥。
“文玉也要說對象了,那總不能不準備一下吧。”陳秀珠低聲說道,“文玉也大了,隊里像他這么大的,都有對象了,結婚的也有好幾個了。……”
“那……好吧。”梁東樓也知道這是事實。為了讓嫁出去的女兒過得不至于太差,他經常補貼兩個女兒,兩個女兒家現在過得都挺好,這他很欣慰,但自己家里過得就沒那么光鮮了。
中午,李龍砍了一捆桿子回到了木屋,放好桿子后,開始做飯。
現在其實飯還是比較簡單,鹵好的黃羊內臟還沒吃完,早上離開前,李龍發了面,打算蒸些饅頭。
面已經發好,李龍直接把木頭桌子拿到泉水邊上沖洗干凈,拿回來后,火辣的太陽一會兒就把桌子曬干,然后他灑上面粉,開始揉面。
兩世為人,李龍蒸饅頭都還不錯,知道饅頭想要蒸好,只有一個訣竅,那就是揉!
好好揉面,多揉幾次,那饅頭蒸的就比較好。
當然,不是那種放了足夠發酵粉的“膨大饃”——在九幾年的時候,機器蒸饃剛出來的時候,學生們勤工儉學吃的都是這個,方便,簡單,便宜。
學生們叫蒸汽饃——看著漂亮,但一捏,就一小團,不實在。
李龍蒸的饅頭非常的實在。
因為沒帶蒸籠,所以只能用鍋蒸一層,比較簡單。
這邊灶上饅頭蒸起來,那邊李龍就用鍋開始炒臊子。
燷的肉很干,油大,但沒味。李龍要把它們中的肉加上辣面子、鹽等作料再炒一下,這樣等饅頭蒸好后,把這臊子用饅頭夾著吃,無比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