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免不得被一頓打。
這個時候村子里告誡孩子最多的是不要玩火。
好在孩子們在這方面還是挺聽話,上一世沒有聽說全村三個居民點十來個麥場有哪個麥草垛著火的。
“那就蔭吧,反正場上的活也不多。”李龍說道,“一半天就干掉了。”
“呆會我去叫人。”李建國作為社員代表,現在的村民代表,這點主動意識還是有的——或者說,他們這些建村元老,才是干活主動性最強的一批。
主人翁意識非常強。
李建國把居民點附近幾家都走了一趟后,回來就說:
“走吧,一家出一兩個勞力。老爹老娘你們就不去了,娟她媽你和我去……”
“嫂子就別去了,大哥我和你去吧。”李龍說道,“過些天隊里出工割麥子我就不參與了,今天蔭場我露個面就行。”
“行行行。”李建國笑著說,“你就使懶吧。”
李青俠看出來這哥倆是在開玩笑,他笑著扭頭看了杜春芳一眼,杜春芳還想替李龍辯解幾句,讓李青俠拉了一把,示意她別多說話。
人家哥倆好著呢,你說話就是多余。
李龍和李建國兩個人扛著鐵锨去了麥場,陸家大嫂已經到了,還帶著鐵頭。
陸續其他人也到了,活已經開始干了。
說是蔭場,其實這是一整套活。蔭場只是其中的一項。
麥場頭一年用完,因為地壓的比較實,所以上面其實是不怎么長草的,只是有垃圾。所以要先把上面的垃圾清掃掉,然后再用鐵锨或者鋤頭細細的密密的把表層三五厘米的土給翻起來。
當時李龍不知道原理,還是上一世在短視頻上看到解說,說是為了鏟斷什么毛細現象,為了下雨的時候,地表的雨水不往下滲,地下的濕氣不往上冒。
把這一層鏟完后,再澆水,澆完水之后,上面蓋上麥草——這一步驟才叫蔭場。
等草下面的地皮子干了之后,剩下就用牲口牽引著碾子開始在麥場上面碾壓,一直碾壓著地面緊實,潑水不滲的時候才算好了。
接下來,各家就分塊,準備在麥場四周堆自己家的麥垛子——按事先說好的順序打場。通常打場的時候大家都一起過來幫忙,這時候是最熱鬧的。
當然后面揚場、裝麥啥的,那都分開干了。
只是到了后世,隨著土地資源的緊缺和價值的提高,合村并隊,三個居民點變成了一個居民點,加上機械化收割成了常態,麥場消失了。
而后來再打糧食,想要曬的話,就只能在柏油路上去曬,極大的影響了人員和車輛的通告。
李龍記得上一世看過新聞,說是內地有在大路上曬糧和秸稈,導致油罐車底卷入了大量的桿子,然后進入加油站加油的時候,秸桿自燃,引燃了油罐車,導致加油站爆炸,死傷不少人。
最后全國好像嚴查道路曬糧現象,這樣的情況才少了起來。
這邊隊里后來收玉米也有在路邊曬的,因為聯合收割機收到的玉米水分比較大,糧商不收,必須曬過之后才能賣。但沒了麥場,玉米想曬就只能在路上。
到后來路上不讓曬了,那怎么辦?只能讓玉米在地里呆足夠的時間再去收割,然后不管水分多少,直接賣掉。
再后來就不種糧食了,全都種成了棉花。
上一世等李龍腦溢血那一年,上面通知要保證六成的土地種糧食,確保糧食安全,于是又開始種植小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