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玩意兒糧食局肯定是不收的,但因為是藥材,又能榨油,收購站肯定是收的,能賣上錢,又是用荒地種的,算是隊里的一個收入來源。
麥場上已經有人在勞動了,李龍原本想去看看,不過想想麻袋里的肉,就算了。
先干活要緊。
“這麻袋里是啥?”李青俠見李龍進院子,就問。他在那里剁豬草——李家去了兩個人干活,李青俠其實也是想去展示一下自己割麥本事的,但李建國不讓去。
他就只能去滿地找豬草,然后割回來剁了煮豬食。
雖然家里李龍買回來的飼料,他們從糖廠拉回來的糖渣都還有不少,但在李青俠眼里,這些能放的東西就先放著,自己有手有腳的,干吃飯不干活,那可不行。
“昨天去山里溫泉那里,看有野牲口的印子,今天早上過去的時候,就打了兩個。一外狍鹿子,一個小野豬。”李龍說道,“這不,把肉弄回來——街上那邊留了一些,呆會兒給曉霞她爸那里送一些。剩下的咱們得處理一下。”
“那就燷上唄。”杜春芳在灶前燒火,準備煮豬食,聽了李龍這么說,便順嘴接了一句,“這大夏天的,肉也不好放。”
“就是。”李龍把肉卸下來,李娟已經從廚房里取來大卡盆,然后蹲在邊上,好奇的看著李龍解肉。
雖然現在吃肉在李家已經不是什么稀罕事,每天都能吃到,但看著這大塊大塊的肉骨頭,還是挺開心的。
李龍把骨頭剔出來,肉堆在一邊,骨頭呆會兒是要煮的,這些肉還要切成小塊,然后才能下鍋里燷,塊要非常的小,不然里面的油榨不出來。
“娟,去抱一抱子柴火過來。”李龍給李娟派活,“作業做完了?”
“做完了。”李娟站起來往柴堆那邊邊跑邊說,“小叔,一抱子夠不夠?”
“可能不夠。”苞米桿子和油葵桿子都是捆成一捆捆的,一抱子就是一捆,二三十根吧。煮骨頭和燷肉的話還真不夠。
李娟抱了兩抱子柴火過來,頭發上沾了草葉子,杜春芳喊了她一句:
“娟,頭上有草哩,快去掉……”
李娟不理解為什么奶奶看到她頭上有草這么驚慌,不過她還是很快就捋了一下頭發,把草給拿下來扔掉了。
李龍笑著解釋:
“古代的時候,賣東西是要在東西上面插一根草來表達的。不是有個成語叫插標賣首嗎?古代賣人的時候也在人頭上插根草,所以你奶奶看你頭上有草,覺得這不是好兆頭,讓伱趕緊去掉。”
李娟還沒學到《范進中舉》,所以這個典故她并不清楚。
杜春芳聽著李龍的解釋,笑了。
雖然李娟已經明白了奶奶的意思,但其實并不怎么在意,畢竟現在學校教的東西已經讓她懂了不少道理。
李龍把肉切成小塊,完后就刷鍋開始先燷肉,再煮肉。
這時候李強從外面喊著跑了回來,他兩個手里抓了兩把東西,看到李龍后,驚喜的喊了一聲:
“小叔你回來了?”
“回來了。你們放假了?”
“放假了。”李強舉著手里的東西給李龍獻寶:
“看,小叔,羊臘角(ge)!都是嫩的!叔你吃!”
“我不吃,我占著手哩。”李龍笑了,這玩意兒學名是鵝絨藤,各家院墻邊上爬的到處都是,葉子和首烏、馬兜鈴有點像,結的果子是細長角,有點類似綠豆莢,里面是帶著絮的種子,嫩的時候可以吃,老了就直接散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