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的日子過的好不好?那自然是非常的好。而且似乎是已經超出了普通人家意義上的好了。
自行車,全村加起來不到六輛,李家就兩輛!
馬車,全村連驢車加起來不到十輛,李家就有一輛。
豬,全村加起來不到二十頭,李家占了一半。
就不說其他的了,光這些已經讓有些人眼紅的發慌了。
當然,也只是眼紅。大家也都知道,這是努力辛勤干活的結果。所以就算眼紅,那種下三濫的事情,哪怕到后面幾十年,也是極少發生。
比如在網上傳的比較多的,漁塘掙錢了,會有人灑一把藥啥的……還真沒有。
因為到了九十年代,小海子被沖垮,大海子被承包后,有人還真就在村子后面,和大海子中間承包了一片荒灘,挖了十幾口漁塘,養魚。
一開始大家都看笑話,心想這能掙錢嗎?
人家有貨車,直接把養來的魚送到烏城去賣,還真就掙上錢了。
掙到錢了還時不時請村里那些知名的“漁民”幫著去清塘底,當然付錢,不光付錢,還給魚。
這魚養到李龍人沒的那一年,都還繼續在養著。
大海子有人在北岸承包著用鐵籠養了螃蟹,隊里人最多也就是在大海子南岸趁夜抓一些從籠子里跑出來的螃蟹。最多也就是逮的多了去市場五十六十一公斤的去賣——然后就被人舉報了。
就這,也沒人往水里灑藥——這種斷子絕孫的事情,還真就沒有。
但看熱鬧,那就不一樣了——許你李家賺錢比別人家過的好,就不許別人看你家熱鬧?
那不可能。
李龍太了解這些人的心思了,他們就想讓李家和顧家誤會,當然如果不是誤會那更好,坐實了李龍這個渣男,李家這個名目上是村里元老人家,實際上暗地里干些不合道德的事情,那名聲就敗了。
李龍竄到了顧家。
顧博遠不在。
李龍雖然隱約記得顧家的地在哪里,但他不敢去——還得經過前面的居民點,不小心就會碰到,還是要第一時間讓顧博遠明白事情的真相,至少第一印象別搞那么壞。
可是顧博遠不在,怎么辦?
李龍在院子里急得團團轉,等了一會兒,看顧博遠還沒回來,便大步往外走去。
不能等了。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