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初春的時候就得在山里多轉轉,看能不能再碰到小鹿娃子。
他這邊想著,陶大強找了過來。
“龍哥,今天不下網了嗎?”
“今天不下了。”李龍擺手,“沒精神,明天我去把這倉庫里的鎖陽處理干凈。現在應該沒啥人挖鎖陽了,我把剩下的賣完,等明天下午再下網。”
“好。”有個確切的時間就行。
“大強啊,你自己也可以下網去賣魚吧?”李龍問陶大強,“前些日子和我家老爺子一起去賣魚,你也有經驗了啊?”
“不成,我還不如李大爺哩。”陶大強擺手,“那些人來賣魚,李大爺還能應付得了,我就應付不來。”
李龍想不明白那個應付不來是啥意思,不過既然陶大強不樂意,那就不強求。他換了話題:
“大強,你家地里的莊稼是不是也快要收了?”
“快了,油葵已經黃背了。再干上一段時間就能收。”陶大強對家里的活還是很清楚的,“剩下的那點苞米,再等等。”
陶家就兩口人,四畝地并不多,無論是油葵還是玉米,一天就能收完。
李龍原想著第二天牽著馬車去把剩下的那些鎖陽賣掉,后來想想還是騎自行車吧。自行車騎慣了,馬車的速度他有點受不了。
因為要帶東西,就沒辦法帶兩個小孩,所以李龍故意把時間往后延了延,等兩個小孩快到學校的時候,他才出發。
這一天把剩下的鎖陽賣完,兩天入賬快一千塊錢,除去成本,差不多賺了有四百塊錢。
小發一筆。
原本李龍還沒想著干啥,但那天那些人跑家里看熱鬧。李龍明白這些人大都是得了紅眼病的,他便打算去買臺電視機回來。
跑到百貨大樓,發現沒貨。他打聽了一下,電視機要的工業票可不少。
李龍不想再去找李向前要票,要的次數有點多,他就去文化宮俱樂部那里找票販子,結果也沒找到。
先停一停吧。
李龍有些失望的騎自行車回了隊上。
先逮魚掙錢吧。
回來的時候正好趕上學生放學,李龍找到了正在半路上的李娟和李強。他讓李娟坐后面,李強坐在大杠上,在一眾學生羨慕的目光中,蹬著就回家了。
回的時候李龍驚訝的發現,葦溝那里湊起來的地方正在修路,修路的人是一幫子士兵。
李龍猜測是工程兵——他隱約想起來這年代的一段往事來。
好像當時有個工程部隊在生產隊東面修什么東西,有一支小部隊還在隊里停留過一段時間,當時他沒怎么在意,后來年代久遠了,也就沒再去記憶。
至于修沒修路,是沒印象的。
看目前的架式,不僅要修路,還要把那橋給建起來——這可是好事啊。
懷著對這些人的敬意,李龍過了葦溝,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