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到大院子,李龍放下一些肉準備離開的時候,看到頭天放下來的鹿肉還在鍋里煮著。
他皺了皺眉頭,猜測顧曉霞是不是這段時間有點忙,沒時間處理這些肉。
這樣的話,那自己就不能急著走了,得先把這些肉給風干上。
李龍把自行車又撐好,先去鍋里把那些鹿肉撈出來,抹上鹽切成小塊,放在廚房架子上晾著。
自己放下來的那些肉,就先把肉剔出來一些,混著油在鍋里燷上,鍋下面燒著劈柴,他自己則開始把骨頭一條條風開,抹上鹽直接晾風干肉。
大院子有個好處就是屋子多,而且現在這時候,早晚涼,已經沒什么蒼蠅了,抹上鹽的肉也不容易壞,隨便找個房子,撐個架子就能把肉晾起來。
弄好后,看鍋里的肉和油燷的差不多了,便就放在鍋里。
李龍想想,又把肉卸下來大部分先拔在大盆里,壓井壓上水后涼著,他騎著自行車往東,打算給梁家送一些肉去。
過中秋節的時候給梁家送的是風干肉,這回有野豬肉有鹿肉,不送一些過意不去。
憑心而論,梁家對李建國這一家的幫助支持,比李青俠兩口子大的多。李龍現在富起來有錢有東西,不想忘本。
騎車四十分鐘到梁家,李龍有些意外,因為梁家沒人。
這時候大院子通常都沒什么大門,有沒有人,外人喊一嗓子,親戚直接就進院子看看就知道了。
沒人的話,這肉也不好放,李龍就想著去梁家的地里看看。
上一次李建國說這邊也分了地,也不知道梁家人在新分的地還是老地那里。
這邊村子里的地全在北面,李龍騎著自行車就往北邊走,土路兩邊是楊樹,楊樹田子兩邊就是長長的條田。
然后李龍就看到不少人在快速往某塊條田那里跑著,他能聽到這些人邊跑邊議論:
“馬家和梁家人鬧起來了,馬家四兄弟兇得很,要打人哩!”
李龍聽著心頭一緊,車把一拐就拐向了人流涌向的方向。
這里是在村后第二塊條田的西面,一群人已經圍在這里了。
李龍下了車子,就在人群后面聽到里面梁文玉忿怒的聲音:
“馬老四,這地樁子你們絕對挪過!前幾天分地的時候,那樁子還正對著那棵楊樹呢,今天看著就偏過去兩米多,你想干啥?”
“你管我干啥?樁子釘在哪里,地界就在哪里!你別給我胡說什么以前在哪里?我分明記得,那天分地的時候地樁子就在這里……”
“馬老四……”
“梁矮子,你是不是找打?我弟弟有名有姓的,你不知道叫嗎?還有,別用你的手亂指,信不信呆會兒我給你把手指頭撇了……”
“是啊,梁文玉,你個娃娃到一邊去,這事有大人說呢,沒你娃娃啥事……”
“馬老大,你說文玉不能說,我能說吧?這事你們也不要吵,找村主任,把地重新量一下就好了……”這是梁文玉的二姐夫杜海華的聲音,“看我的面子,別鬧,讓大家看笑話……”
“你有個屁的面子!你說重新量就重新量?我才不量呢!地樁子在哪地就在哪里……”
李龍從這些人爭吵和邊上人議論的話就聽明白了。
梁家新分的地和馬家挨著。地量完后打了地樁子來標好界限。通常兩家就從地樁子中間打出梗子來區別地界。
如果在李龍所在的村,一般情況下多一腳少一腳沒啥關系。畢竟村里地多,這一點點沒人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