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忙,我們主要是協助,這算是經濟類案件,我們該做的事情已經完成了。”
又聊了幾句,李龍回到了大院。
顧曉霞還沒回來,李龍開始燒火做飯。中午兩個人吃過飯后,李龍把自己抓顧二毛的事情給顧曉霞說了,主要是讓她有個心理準備。
“該抓!”顧曉霞知道顧二毛當時舉報李龍的事情,那是要斷李龍的前途啊,而且還不止一次壞李龍的事情,這讓她和李龍有股子同仇敵愾的感覺。
吃過飯后,李龍騎著自行車,帶著從石城買的工具,背著槍袋就進了山。
秋末,草黃,山里到處都充滿了蕭瑟的感覺。
李龍倒也沒想這么多,他這次帶了些包子,面,能存放一段時間的辣子、洋芋和拉秧的西紅柿,打算至少呆上半個月。
要說這半個月可能挖到黨參的價格和收獲,李龍覺得還不會超過賣魚的錢。
但黨參這玩意兒有藥用價值,賣一部份留一部分,冬天的時候燉個雞啥的給家里人補一補,還是不錯的。
況且逮魚這事有李建國和陶大強兩個人搞就挺好。大哥這邊好面子,不太想“搶”自己的賣魚位置,但實際上李龍覺得李建國手里掌握一些錢,對于家里會更好一些。
現在豬還沒到宰的時候,地已經收拾完了,農活基本上沒有了,這個空檔讓李建國去抓魚賣魚掙些錢,也挺好。
草地里偶爾會有旱獺露出頭來,是趁著這最后的功夫再攢一波膘,然后就打算鉆到地下冬眠了。
原來在草叢里隨處可見的草菇現在也不見的,山地林子里,現在唯一能找到的,可能也只有楊樹林里的楊樹菇了。這玩意兒哪怕是在初冬都能生長,李龍上一世在下完初雪的楊樹林子里找到過,個頭很大,和平菇長一樣,只是放大了一些。本地叫楊樹菇,其實李龍感覺就是平菇。
有放羊的在遠處慢慢走過,李龍猜測應該是牧業隊的羊群,本身沒有去夏草場的。
并不是所有的羊群都會去夏草場。本地牧業隊里也有其他民族的牧民,有的會直接就在山邊放牧,小麥割了就在麥地里放,玉米收割了就去玉米地里放。這樣的羊群通常規模不大,所以不需要太大的草場。
木屋那里因為有一段時間沒來,前面鋪的木地板上有一些草,還被風吹來了一些土。
李龍把自行車放到小屋子里后,取來大掃把開始打掃,掃干凈后,弄來一些劈柴放在灶臺邊上。
兩個石頭壘起來的灶臺有一個有點被破壞的感覺,不像是人為的,可能是某種動物過來找東西吃,沒找到后泄憤搞壞的。
李龍把那個灶臺修了修,然后架上鍋,燒上水。灶下的劈柴不少,他任其燒著,自己拿著東西就去了附近的山溝。
先前弄野菜的時候就看到這背陰的地方長著不少的黨參,距離比較近,先挖挖看。
這里土質松軟,都是腐殖黑土,一锨挖下去,黨參邊上的土能挖出來一大塊,然后就看到蘆頭和系根,接下來就是拇指粗的黨參頭——越往下越粗。
成就感很強,這一根黨參挖出來,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無論是做藥還是自己家里吃,都挺好。
“至少得有二十年以上了。”李龍看著這黨參,自言自語。
好東西。
這時候的黨參已經非常飽滿,也不是那種七八月水分比較足的時候,無論是成分還是飽滿度都不錯,基本上不會再脹開。
一支到手,李龍把土回填回去,然后繼續挖。
要做個有素質的挖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