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陶大強和楊永強都在掏冰窟窿逮魚,每天能有個二三十公斤,比去年李龍和陶大強兩個弄的時候魚少。
這一點也是正常了,畢竟一方面本身經過一夏天的捕撈,這小海子里的魚數量就少了,另一方面現在在小海子冰面上砸冰窟窿逮魚的穩定的有四家,偶爾還會有人過來,所以少是正常的。
平均兩個人一起每天有十來塊的收入,已經很滿足了。
李龍給他們說自己今天也要回去,陶大強和楊永強很開心。
然后李龍就去買東西了。
給李家和顧博遠加起來五口人,每人一雙棉膠鞋。主要是李娟和李強兩個都在長個,上一年冬天的棉膠鞋穿不住了,李娟的鞋子也不能讓李強穿,兩個人差的歲數有點大。
除了鞋子,李龍還買了一些干果零食日用品等,實用性為主,這年頭不搞虛的。
兩個人并排騎著車子,一路走一路聊著,感覺十公里的路程很快就騎到了。
進村子的時候,有人在村口外面,看到他們兩個一起,笑著打招呼,還打趣李龍:
“李龍啊,這聽說都住一起了,啥時候辦事啊?到時可別忘請我!”
“忘不了!”李龍回復一句,“到時肯定請你們!”
顧曉霞聽著臉紅紅的,不敢搭話。
這邊是老莊子,李龍住新莊子,和東莊子打交道的比較多,老莊子人多數只限于認識了解,并不熟。但現在他們主動和自己打招呼,李龍想想也就明白了。
自己的人望在村子里有點高了。當然,還有一點大約是因為顧曉霞在縣里工作,是國家干部,身份地位不一樣。
兩者皆有?
就是這么現實啊。
兩個人騎車到岔路口,李龍停下來,對顧曉霞說:
“你快回去吧,天快黑了,我也去我大哥那里了。”
“行,明天……”顧曉霞問。
“明天我過來找你。”李龍接過她的話頭,顧曉霞欣喜的點點頭。
李龍騎行到李家大院子的時候,家里的電燈已經拉亮了。
雖然接了電,但村里不少人家到這個時候還是不拉電燈的,主要還是怕費電。有些人甚至還在點著油燈,是要把那點煤油用完,省點電錢。
李家不這樣,一來不缺那點錢,二來李娟李強兩個在長身體,眼睛也在發育,還要寫作業,亮點兒有好處。
聽到自行車響,屋子里傳來了李強的聲音:
“我小叔回來了!”說著就跑到了中屋,打開了門往外看。
“強強,你耳朵怪好哩!”李龍撐好車子,把東西往下拿,“來,幫著拿東西!”
“好哩,小叔,你咋這么晚啊?”
“等你小嬸下班。”李龍現在其實也不諱言顧曉霞的身份,板上訂釘的事情。
李建國和梁月梅兩個來到門口,他們身后是李娟,看到李龍,都笑著打招呼。
李龍一一回應,進屋后趕緊把門關上。
爐子上座著鍋,上面是三層蒸籠正冒著熱氣,應該是在蒸饅頭。
“事辦完了?”等李龍坐下來,李建國問道。
“辦完了,打著了三個東西,掙了點錢。”李龍掏出鞋子,“給你們一人買了一雙鞋。這大冬天的,這棉膠鞋還是方便一些,濕了也不會透。”
“又亂花錢!”梁月梅嗔怪的說道,“明年就娶媳婦了,錢要自己存著用的!”
“不差這點兒,咱這和人家比真不一樣。”李龍笑著說,“錢掙的就是花的,當初我大哥和你借錢也要把我弄工廠里面去,那是為我好。現在我有錢了,給你們花,那不也是應該的?好了,來試試!”(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