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癥啊。
李龍想起來上一世這種人被用這個詞來代表,工作報表到時間節點的最后一刻才會去做,網文的上傳到二十三點五十分前才去上傳,信用卡上的借款到期才會去想辦法……
諸如此類。
其實這樣的人挺多。
“你那槍沒事吧?明天去要不要多帶兩個人?”
“不用。”李龍擺手,“我帶著槍就行了。多個人也麻煩,再說了,主要就那楊樹林子一段,我明天回的時候換個地方。那些人搶東西也是有確切的目標。我明天又不去市場,他們踩點踩不著我,自然也就不會去那里蹲守了。”
李龍說的有道理,李建國就沒再說什么。
中午梁月梅烙的餅子,做的雜碎湯。雜碎洗的很干凈,湯上面飄著一層油花,和翠綠的蒜苗,看著就很有食欲。
“小叔,這蒜苗是我姐我和兩個種的!”飯桌上,李強在那里表功,李娟眉眼笑著沒說話。
“嗯,你們兩個做的不錯。”
李龍扭頭看了一眼火墻上那盤子已經被剪掉一半的蒜苗笑著說:
“大冬天現在能吃上綠葉子菜,也就看這個了。”
“趕明兒發個綠豆芽,”梁月梅最后端著她的碗過來,聽著李龍的話說道:“涼拌著吃,那個脆脆的也好。”
“聽說有人在廢棄的羊圈里面種韭菜,大冬天過年前就能吃上韭黃。”李建國把餅子泡進了雜碎湯里,邊泡邊說道,“說是去年過年的時候悄悄的賣,塊多一公斤,可不便宜,比肉價還貴!”
這法子李龍聽過。把羊圈里面換了土,混上糞,栽上韭菜根,韭菜長起來后,夏天的時候羊圈頂子是去掉的,快到冬天把頂子棚起來,然后在韭菜上面蓋上舊棉絮,這樣生長出來的韭菜不見陽光就成了韭黃。
后世就好辦多了,直接用黑色的三角錐桶把一叢叢韭菜罩起來,更加方便。
只是不適合北疆這種天寒地凍的地方。李建國說的辦法,其實也和后世普及的大棚蔬菜類似,總之就是保暖,加上不見光。
“那沒啥味兒,一年四季,啥季節就吃啥季節的菜。”李龍記得自己上一世離世前那兩年,這種說法已經開始普及了。反季節的蔬菜里其實有對身體不好的東西,人生四季,吃應季的東西自然是最好的。
“比如這大冬天,酸白菜粉條肉就是最好吃的。”李龍點了點桌子,“咸菜炒肉也是。那春天不就是各種野菜,小白菜、韭菜,夏天最好……”
李強突然插了一句:
“小叔,你是不是因為吃不著才這么說的?那大冬天要能吃著綠菜,誰不想吃哩?”
李強一句話就把李龍的說教給破功了,李建國笑了起來,李龍也繃不住笑了起來。
是啊,現在講養生、講適合還是太早。現在國人飲食方面平均水平距離小康還差的遠,講什么適合嘛,等都富足了,可選擇的余地多了再說健康、養生、長壽的事情。
兩碗雜碎湯加上一個餅子吃下去,李龍感覺渾身暖暖的,肚子也飽飽的,這一刻就想睡覺。
難道這幾天睡覺還沒補回來?
李龍便和李建國梁月梅說一聲,走回了馬號。
老羅叔在馬號里聽著單田芳老先生的評書,李龍這邊看了會兒書,就在溫暖的房間里又睡了。
這一覺沒睡多一會兒,起來時候透過訂了塑料紙的窗戶往外看,外面天光還大亮,李龍爬起來,這回感覺徹底休息過來了,他走出去看看,太陽西斜,陽光只能照著對面的墻,院子里照不上,陰冷陰冷的。
時間還是有點晚了,不然李龍想著現在趕車去縣里也不是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