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李青俠雖然沒在這里過過冬,但他知道啥道理:
“咱們吃的是白面、吃的是肉,那肚里的食頂餓著。只要不餓,肚子里有東西,那就能扛凍。在家吃的啥?苞谷面,沒油水啊,那能比這個扛凍?”
幾個男人輪流下車走一段,活動活動身體,等到隊里李家的時候,太陽已經西斜了。
進院子里就聞到了飯菜的香味兒,李娟和李強兩個更是早早的就在院子里等著了。
小孩子這時候是最盼望著家里來親戚,以前是因為來親戚能吃頓好吃的,而現在是因為熱鬧,還因為據說會來孩子,那不就多了一個玩伴了嗎?
雪蘋和李強差不多大,雪琴年齡還小兩歲,雖然在馬車上對李建國、李龍已經有點熟悉了,但突然又見到了其他陌生人,就有點害羞了。
梁月梅圍著圍裙一一打著招呼,陶大強見人都下了車,就準備回去,被李龍攔住了。
“你這回去哪能行啊?吃過飯再走。”
“不吃了不吃了。剛才在大肉食堂里我加了三個面,現在肚子里還沒消化完哩。”陶大強急忙擺手,“得回去看看家里,你也知道我媳婦有了,這……”
“行吧。”李龍知道其實他覺得自己是外人,不好在這樣的環境里再呆,便也不再勸,“那等這邊安穩了,再有兩三天吧,咱們去小海子看看。”
“好哩。”陶大強笑著點點頭,又和李青俠、李建國他們說了說,便牽著驢車走了。
“是個好孩子啊。”李青俠感嘆著說。
一家人鬧哄哄的進了屋子。李安國、陳興邦和李俊山的行李并沒有拿下來,呆會兒還要送到馬號那邊去。李青俠和杜春芳兩個進了東屋,東西也被李龍提了進來。
簡單的收拾一下便準備吃飯,只這一會兒功夫,李娟和李強兩個,已經和李雪蘋、李雪琴熟識了,李娟帶著三個弟妹到廚房的小桌上吃飯,陳麗蓉也非要在這里——梁月梅是想讓她去主桌的,但她死活不去,說這邊照看孩子。
其實根本不需要她照看,看著李娟和李強兩個把李雪蘋和李雪琴照顧得很好,給她們介紹著這里的飯菜,還把自己的玩具帶著給她們玩,沒有絲毫嫌棄的樣子,陳麗蓉覺得眼睛有點潮。
雖然第一天見面這樣,可能是做樣子,但至少讓她看到了他們一家過來到這里,是受歡迎的。
飯菜很豐盛,比自家的年夜飯還要豐盛,這也是出乎了陳麗蓉的預料。李安國帶回去不少錢,但一來要細水長流的花,二來在決定要全家去北疆的時候,就得預留足夠的路費,還要留著一家人過來后必要的開銷,不可能一直讓大哥小弟養著自己家人,所以在村里這段時間花錢并不多。
所以年夜飯比往年強不少,但也不會太好。
不然李雪蘋也不可能在吃過油肉面的時候會喊出那么一嗓子來。
看著兩個孩子碗里堆滿了肉——這是李娟和李強給夾的,而李雪蘋和李雪琴兩個孩子盡管中午吃的不少,這時候還是大口的吃著肉,陳麗蓉既羞愧又自責。
“嗨,沒啥,你不知道啊麗蓉,當初,也就是一年前吧,小龍從山里弄回來一只凍羊,那時候家里做肉,娟和強強兩個孩子吃肉可比這個兇多了!”梁月梅看出了陳麗蓉的窘迫,笑著說道:
“孩子嘛,長身體的時候,多吃是好事。呆會兒回去的時候,我給拿幾個大山楂丸,消消食就行了。這一年家里可沒少備著這東西,小龍時不時的從山里弄回來肉,兩個孩子吃的不少,那經常就積著食,容易發燒。”
“謝謝大嫂……”陳麗蓉有些感動。
“謝啥,都一家人,快吃吧,別光看孩子了,你也吃。這菜都是我自己炒的,也不知道合不合口味。”
“合,合哩,和老家的味道一樣……”陳麗蓉低頭開始吃飯。
吃過飯聊了幾句,李龍就牽著七十六號,把二哥一家,加上陳興邦和李俊山帶到了馬號。
陳興邦和李俊山住靠邊的屋子,這里面還有淡淡的魚腥味兒,不過并不礙事。李安國一家則在李龍隔壁的屋子。
陳興邦和李俊山熟練的和老羅叔打著招呼,然后去收拾自己的東西了。李雪蘋和李雪琴兩個在李安國的提示下叫著羅爺爺,老羅頭開心壞了,給兩個孩子一個人手里塞了一塊錢:
“拿著,這沒出十五就還是年,這是壓歲錢。”
兩個孩子有些手足無措,看著自己的母親。
他們在老家,也就李青俠會給一塊錢的壓歲錢,其他人最多就是一兩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