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想,那礦上的活要能去,我也想去試試。”李俊山的話讓李龍有些意外。
“那里可危險啊。”李龍勸了一句,“我到時找人,安排應該是能安排進去,但像我二哥,我多花點錢安排到外面搞個不進礦洞的事是有可能,但不能多啊。你要進,那大概率就得進礦洞,那要是……”
他沒好往下說,北疆地邪,大家都相信一語成讖,好的不靈壞的靈。
“嗨,那礦下人多了,總不能就是我出事。但能進礦里,那就是工人啊。”李俊山一臉的深思熟慮,“我想過了,能當工人了,那就吃了商品糧了,危險是肯定有的,但那不也是應該的嘛,要不危險,那人人都能當了,咋可能讓咱來?”
李龍沒想到李俊山是這么想的。不過他還是沒敢硬點頭,畢竟這人命關天的大事,還要細細考慮一下。他還想著到時多打聽一下,說實話,雖然改開有好幾年了,但在北疆這一片才算剛開始,現在大把的機會,不一定非要去那個危險的礦山。
現在《平凡的世界》還沒問世,但上一世李龍是看過的,他是從那里面知道煤礦的危險的。所以當時李向前說煤礦的事情后,他就想著如果能給二哥搞個外面的活,那就可以去,如果不能,進礦的話,那還是算了。
真有點啥事兒,他擔不起。
拖拉機突突突的聲音響了起來,李龍知道這是楊永強開著出了院子,聽聲音速度不快,應該是掛著一檔慢慢出去的。
還行,挺謹慎。
陶大強沒回來,李龍猜測他應該是看著楊永強,擔心他開出啥岔子來。
現在陶大強也算是鍛煉出來了。李龍就琢磨著今年開春開始搞什么活掙錢。像打瓜這種作物收成在秋季,春夏兩季除了正常的干活,還是要找點來錢的活的。
編抬把子的活算一個,還可以收一收貝母,收貝母也算一個大活,實在不行就找條溝讓陶大強他們去挖貝母去,自己則帶著槍去那里打獵。有自己的護林員身份,讓陶大強和楊永強兩個挖貝母應該是沒問題的。
如果到時李俊山他們的工作還沒頭緒,那就讓他們跟著一起挖。
李龍覺得這件事情也就只能這樣了,畢竟目前人脈拓展只到這一步,還想要搞更多來錢的活,真的不容易。北疆很大,但李龍目前涉足的范圍就這么大,他想要找更多的賺錢的路子,不光是要在人脈上想辦法,還得在路子上動動腦筋。
其實搞小型農用機械是一條很好的路子,但李龍知道這需要專業的人材,以目前自己所認識的這些人來看,還基本上沒有的。鄉農機維修的那個師傅顯然是不怎么想干的,而且也不熟,沒有辦法成為合作伙伴。
還得繼續尋找機會。其實今年如果能把拖拉機自帶的收割機搞出來,那賺錢的速度會很快,因為去年土地包產到戶,全縣的農民都有了口糧田,每人五畝地口糧田,大部分在冬天到來前都種上了小麥。
誰不想頓頓吃細糧呢?小麥的種植面積擴大了之后,那收割就是個大問題。去年不僅農民的口糧田多種了許多的玉米,農村的未承包土地也一樣種了許多冬小麥,那么今年七月份小麥收割的時候就特別的忙。
那么如果有一臺拖拉機能夠快速的收割小麥,肯定會大受歡迎的。
哪怕收割一畝地只要一塊錢,不,六七毛錢,那么一天下來也能掙個幾十塊錢的。畢竟只需要小四輪拖拉機在地里走一趟,耗費一些柴油而已。
李龍記得上一世全村土地最高紀錄時達到了六七千畝,當時隊里有三個大拖拉機——輪式拖拉機,那種比二十八馬力更大的,售價三十多萬的1504拖拉機,國家給百分之三十的農用補貼,村里有年輕小伙子在秋后搶著犁地——畢竟犁一畝地就賺一畝地的錢,當時幾乎不睡覺,一天一夜的犁,一天可以犁四百畝。
當然,那幾天也特別的熬人,畢竟就算這拖拉機里面有空調、座椅很舒適,但也架不住一直在開動著,震也能把人給震累了。
現在的拖拉機自然熬不了那么多,但一天割個一百畝不成問題吧。
現在問題的關鍵就在于這種收割機還沒問世,想要搞就得自己研究,這需要專業的人來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