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龍目光掃過那個開舊拖拉機的人,他穿著一件挺新的工作服,也不知道是正式工人,還是特意給他發的衣服?
干臨活這邊一共就只有兩輛拖拉機,倒是正式工人那邊有一輛卡車。這是目前李龍能看到的所有的“運輸機械”。
一些工人在那邊爬上了車箱,卡車開了出去,應該是去干活了。
有人拿著文件夾過來,開始派活。
李俊山因為干過大工,率先被派了出去,而且當場就明確了工資標準,一天一塊三,已經比其他地方有些正式工資都高了。
不過想想也是,畢竟不是學徒工,是要進行大體力勞動的臨時工,工資不給夠也是不行的。
至于李安國和楊永強兩個,則是小工待遇,目前一天一塊錢。
拖拉機一車十塊錢,和馬愛紅說的沒錯,三個小工爬上了車,給李龍指著路開出了安裝公司,往料場而去。
李龍真的感覺到,有了拖拉機掙錢變得容易的多。
料場并不是很遠,拖拉機十來分鐘就能一個來回,只是裝車比較慢。這時候建筑安裝公司還沒挖掘機和鏟車,只能人工裝車,速度會比較慢。
但正因為如此,所以每一車都裝的比較多,滿滿的,冒尖的那種,這是公司這邊要求的。
工地在城市的西邊,聽卸車的工人聊天時說這里好像是某個機關單位的辦公場所。李龍也沒多打聽,卸車比裝車快,雖然這拖拉機還沒改成自動油壓卸車,但只要把車斗子的銷子拔掉,后廂板放下來,兩個人在車廂兩邊往上一抬,就能把一車砂石料卸下來,拖拉機往前開幾米,一車廂的料就全抖下來了。
十塊錢還是很好賺的,其實也費不了多少油,人工基本上沒啥,就是開車。
和以前自己要砸冰窟窿、要挨凍要費力要早起相比,現在有拖拉機真的太好賺了。
上午李龍拉了五車,五十塊錢到手。而他五車拉的料,能頂旁邊的馬車拉二三十車的料,而且速度還慢,他問了,馬車一上午差不多能拉兩車,如果早點過去,就能拉三車。
中午飯臨時工吃的炒白菜,苞谷面餅子,菜湯。李龍在招待所里吃的就好多了,饅頭和面條兩種主食,菜也有兩種,炒白菜,里面帶點肉;另外一個是炒土豆絲,味道一般吧,但饅頭是管夠。
招待所布置的是有兩個圓桌和幾張木頭的條桌。李龍初來乍到,就坐在條桌跟前。
在招待所這里吃飯的應該是建筑公司的領導層,還有幾個司機。這讓李龍覺得還挺不錯——他看到了那個卡車司機和另外那個舊拖拉機手。
卡車司機是個四十歲左右的中年男人,看到李龍的時候和他笑了笑,然后自己打了飯,去桌上吃了——馬愛紅也在那一桌上。他過來和李龍聊了幾句就過去了。李龍自己一個人坐著吃。看著那個舊拖拉機手也是坐在一邊,李龍原本是想著和他聊幾句,但看對方看自己的目光不怎么善,他便也沒去說話的心思了。
中午有一個小時的休息時間,李龍不怎么累,但也沒其他事情干,服務員把他領到了一個兩人間。
“這里就我一個人住嗎?”李龍看兩張床上都沒有動過,便問道。
那個服務員大姐解釋著:
“另外那張床原本是安排給安師傅的,他家住在附近,每天中午要回家,就沒住。”
李龍明白了,這個安師傅,大概率應該是另外那個拖拉機手。
這樣正好,自己也不用費勁去和陌生并對自己帶著敵意的人打交道了。
他在床上躺了一會兒,感覺還是不累,便起身出去。反正李龍沒帶什么東西,所以也不怕屋子里進來人。
走到院子里,李龍辯認了一下方向,然后就走向了李安國他們住的宿舍。
李安國他們已經吃過飯了,上午活挺累的,三個人現在正在鋪上躺著休息。不過因為時間短,他們也沒想著睡著,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天。
“二哥,俊山,永強,你們干的咋樣?”李龍進了宿舍,看到李安國他們正躺在鋪上說話,便問道。
“還行,有點累,但還能干下去。”李安國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