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下班,顧曉霞騎著自行車,哼著歡快的歌來到楊大姐這里。
進了巷子沒有看到拖拉機,她有些納悶,難道丈夫李龍是騎自行車過來吃飯嗎?還是今天沒來?
到門口下車,推著自行車進院子,看著楊大姐正在廚房忙活,院子里也沒有二八大杠,顧曉霞心里一沉,李龍該不會又進山了吧?
不然怎么會沒來吃飯呢?
“她姨你來了啊。”楊大姐聽到動靜從廚房探出頭來看了看,然后笑著對顧曉霞說:
“這個菜馬上出鍋,飯這就好了。對了,他叔早上去市場給我說了一下,說去石城買東西,下午就回來,讓咱們別等他吃飯了。”
“去石城了啊。”顧曉霞放下心來,去石城就沒事了。石城她去的少,但聽的多。老公公李青俠和陶大強兩個時不時的去石城賣魚,有些時候周末自己沒回村里,他們會送一些魚過來。
李龍在陳興邦這里吃過飯就離開了。陳興邦下午還要去賣羊肉,李龍大致能算出來,這一天下來怎么也能掙個十來塊錢。雖然是辛苦錢,但總比呆在老家那里看不到希望的好。
而且積少成多,持續下去,發家致富不成問題。
拖拉機開出石城往瑪縣而去,一路上時不時就能看到有三三兩兩的人,有人步行,有人趕車。現在石城到瑪縣有班車,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坐,有人寧愿走著,節省出來那點錢。
積少成多,這和后世有人拼車寧愿不上高速不出高速費,有些是一樣的心理。
有人招手,李龍擺手沒停,一路開到了瑪縣,進了大院后,他便把電視機卸下來。
現在最主要是把天線組裝好。
雖然縣城距離石城比較近,但同樣需要天線才能接收到電視信號,只是比在村里要好一些.
家里各種材料都有,桿子也有,李龍算輕車熟路,先拿桿子用電線折出各種需要的形狀,固定在木頭上用導線相連,最后再綁到桿子上架起來。
這時候還沒電視信號,李龍就把桿子樹起來先不調,放那里之后,把電視放在臥室里擺好,方便兩個人吃過晚飯后觀看。
臥室里只有一個插板,在床頭那里,距離電視擺放的柜子有點遠。看看還有時間,李龍便騎著自行車出去,到五交化商場那里,又買了一些插板、電線回來。
過來一年多,李龍的動手能力明顯增強,自己把插板接好釘墻上,走線也很隱蔽,基本上看不到。
插上電視線剛好,可惜現在還是滿屏雪花。
有點懷念上一世只要打開電視,各種頻道、節目類型都有的。可惜那時候大部份人都已經不看電視了,天天抱著手機或者電腦在玩。
感慨了之后,李龍就收手,只有等顧曉霞回來的時候,電視開始,自己也好調。現在看看時間差不多,就去做飯吧。
先前帶回來的羊肚菌可以燉個湯,這個自己拿手。
羊腸菌通常情況下燉雞湯比較好,家里肉雖然多,但沒雞。
這難不倒李龍,他看看時間還有。騎上自行車飛快去了市場。
市場現在還沒全散,李龍找了一圈,還真找到有賣雞的。燉雞湯通常用老母雞,可惜現在這位賣雞的攤主只有大公雞。
這時候的雞是純純的土雞,李龍也不挑,花三塊五毛錢買了一只三公斤多的大公雞。
按上一世二三十年后的做法,家里人不多,飯量少的,一雞三吃。雞腿雞翅膀直接做成大盤雞,這是一頓。雞架燉雞湯,可以下面可以直接喝,這是一頓。雞胸肉用辣子炒了,或者做成宮保雞丁,這又是一道。
但那是后世物質非常豐富的時候。以現在人們對肉食的缺乏以及熱愛程度,這么一只雞,通常情況下只需要一頓就會消滅的干干凈凈。
這位攤主還有兩只母雞,李龍想了想也直接買了回去。現在母雞到了下蛋的時候。把它們安頓好,每天喂喂食,能下兩個蛋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