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吃過早飯,顧曉霞去上班前從臥室里翻出來一雙皮護膝讓李龍開拖拉機的時候套上。
“這是我用你留下來的羊皮做的。這大早上你迎著風開著肯定涼,膝蓋上蓋個東西,免得進了風以后疼。”
護膝看著有點土有點丑,李龍卻一點也不嫌棄,當著顧曉霞的面套在了腿上,活動一下,感覺還不錯,便笑著說道:
“行了,你安心上班去吧,我可能明天就回來了。”
顧曉霞推著自行車出去后,李龍先去給那幾只狍鹿子和小鹿添了食水,又把院子清掃一遍,這才開著拖拉機出去。
路上跑得比較遠,他先去油庫加了油,又帶了兩桶油,這才沿著烏伊公路往西而去。
一路開到老街市場,沒看到老爹和陶大強,他和陳興邦打了個招呼,在克尤木的鋪子里買了兩個新打出來還燙手的馕,放到車里繼續往西而去。
單身一人,李龍并不害怕。
車斗子里袋子下面壓著的是五六半自動步槍。自己的座包下面放著一把砍刀。真要有不長眼的想要干點什么,反正往西大部份地方荒無人煙,他也不介意干點法外狂徒喜歡干的事情。
一路往西,一四三,烏蘭烏蘇,沙灣,安集海。
中間李龍在無人區休息了一下,放水,啃馕。這次他并沒有去路邊的館子吃飯,主要還是要保持一定的警惕性。
他隱約記得,曾經有奎屯的一個出租車司機被人綁著到了這邊的戈壁灘,殺了,十幾年都沒破案——其實人抓到了,但就是出租車司機的尸體沒找到,沒辦法結案。
偶爾會有一輛汽車從后面開過來,打著喇叭把李龍超過去。李龍也打著喇叭回應一下。在汽車還不是主流交通工具,人們還主要習慣用于畜力車的時候,幾十公里的路就已經相當遠了。所以對于這樣的善意打招呼,李龍自然是不介意回應的。
一直開到奎屯兵站,中間水箱開了幾鍋,李龍都是停下來就近找水加水,加油。
把上一世也算上,李龍都不是一個非常愛惜工具的人。無論是拖拉機還是汽車,在他看來都是工具,既然是工具,就沒必要太過于愛惜。
前天拖拉機開回大院,他沒怎么管,老爹和老娘兩個把拖拉機給擦的干干凈凈。這玩意兒在他們眼里是鐵牛。盡管老李家自解放后到李建國來北疆分地之前,李家就沒有一個真正屬于自己的大牲口,但對于種地大工具的喜歡那是難免的。
所以李青俠偶爾也想著嘗試開一下拖拉機,而且對拖拉機似乎有種偏愛,覺得管它就應該像管牛一樣,要愛惜,要精心伺候。
好吧,李龍管不了,也沒法管,由他們去。
所以現在拖拉機還是干干凈凈,這是拜老人家所賜。
其實以現在的情況,無論誰家能買個拖拉機都會每天擦得干干凈凈。
別說拖拉機,就是自行車也是一樣。唯獨李龍才不管那么多呢,用的東西,大面上過得去就行了。搞那么精細干嘛?本身就是個鐵家伙,耐操著呢,不用太用心。
拖拉機開到兵站,李龍的心就寬松了許多,這時候已經是正中午快到下午時分了。從兵站往北五公里進入kt市,李龍直接開著拖拉機來到了第一建筑安裝公司。
現在應該是上班時間,李龍原本想著在外面等等,沒想到門口的門衛還認識他,招呼他進來。
李龍把拖拉機停在外面空地上,下來走到門衛那里,給人遞煙。
“小伙子,我記得你,你兩個月前開著拖拉機拉人過來,還在這里拉了幾天的沙子磚頭。”門衛接過煙笑著說道,“當時我還奇怪你怎么就突然走了,現在來了,是打算進公司嗎?”
“不不不,我哥在里面,我過來看看。”李龍指了指里面說道,“現在還是臨時工,也不知道在哪個工地上干活呢。”
“臨時工啊?據說最近有一批臨時工要轉正,不知道有沒有你哥。臨時工的話,現在應該在八角樓那邊工地上吧。如果你急著找人的話,可以去那里看看。對了,你知道不知道八角樓在哪里?”
“知道知道,謝謝了啊。”李龍謝過門衛,開著拖拉機往八角樓而去。
八角樓只是本地百姓的稱呼,其實全名紅旗商場,是原來的農七師供銷社經理樓,后來移交給了kt市,在這個年代算是奎屯地標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