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太可能吧。”顧曉霞說道,“真這么掙錢?”
“到時看吧,還不知道情況,等等到時修就知道了。”
吃了晚飯,兩個人在臥室里看著電視聊著家常。
“縣里的表彰文件下來,民族團結先進個人,有你的名字。”顧曉霞說道,“掛名是供銷社職工,我看通知大后天要開表彰大會,到時可能要你參加吧?”
“大后天?那我明天得把收割機拉到隊里去,然后再準備準備。”李龍想了想說道。
“你這幾天沒事多往供銷社跑一跑,我聽我們王局說,你這件事情影響挺大,不光是縣里的,有可能州上先進個人名單也會有。”
“不會吧?”李龍有些疑惑,“通常不是縣里有了,州里就不會重復了吧?”
“你這個可能是特殊吧。”顧曉霞也挺自豪的,自己的丈夫都不在編,只是臨時工,現在直接上了自治區的報紙,還拿了縣里的先進個人,這多利害的事兒!
有些時候她也遺憾李龍不是體制內的人。不過想了想,如果李龍想進體制的話肯定也能進,但就沒現在這么自由,也掙不到這么多錢了。
而且顧曉霞明顯能看出來,李龍是真不打算在體制里面受約束的,那就按自己想法來吧。
她成了教育局工作人員,國家干部,慢慢對于吃商品糧其實已經祛魅了,沒以前那么迷信了。畢竟一個干部或者說一個工人一年掙的錢不到李龍幾天掙的錢多,無論誰碰到這樣的事情都會三觀受沖擊的。
“既然要參會,明天扯些布做套新衣服吧?”顧曉霞說道,“要去在全縣人民面前露臉呢,穿舊衣服不太好。”
“沒啥不好。”李龍擺手,“現在我的襯衣也不舊,洗洗穿的干凈就行了。咱們不搞那么多形式,也不是啥重要的會,我覺得就是走個形式。”
李龍堅持,顧曉霞也就不再說什么。
第二天顧曉霞去上班,李龍給狍鹿子喂了食水,然后開著拖拉機出門往隊里而去。
迎著太陽往北走,再往東走,路過中小學的時候,學校已經開始上課,在小學外面甚至可以聽到學生們在讀書的聲音。
回到院子的時候,老娘和二嫂正在院子里拾網。李龍把拖拉機開進院子,熄火,下了拖拉機。
“回來了?奎屯那邊咋樣?”老娘杜春芳問道。
二嫂陳麗蓉雖然沒說話,但看著李龍等著他回答。
“我二哥他們都好著,”李龍笑著說道,“轉正的事情沒啥問題了。過幾天往老家的函調發回來,他們正式轉成工人了,到時我二哥他們就請假回來了。”
“好好好。”杜春芳點點頭,“好的就好。這下可好,以后可就是工人,吃商品糧了。雪琴她娘,以后你帶著孩子跟著安國去奎屯,那就是城里人了。”
陳麗蓉紅著臉點點頭沒說話。
“我大哥大嫂呢?”李龍問道。
“去地里干活了。那個打瓜地里有草,你大哥大嫂套馬車去地里,說把草弄干凈。”
行吧,李龍一個人把那個收割機卸不下來,他得等老爹和陶大強回來。原本想著幫著拾網,杜春芳把他趕走了,說不需要他幫忙,讓他去自己屋子休息去。
李龍笑笑,便往前院而去。
院子依然掃的干干凈凈,菜園子里也沒什么雜草,現在能吃的菜也依然只是韭菜、芹菜和小白菜。豆角、辣椒、茄子長勢挺好,都差不多要開花的樣子,但想要能吃還得大半個月到一個月之后。
他打開房門,里面透出來的是正常的空氣,沒有一點兒霉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