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一天就能全拉完,到時小龍你拖拉機繼續去割麥,我拉著馬車就可以打場了。”李建國笑著說道,“今年咱家拉的最快,這多好,多快!”
“嘿,這鐵牛就是不一樣!”李青俠也是一臉的感慨,“一天割百十畝地,一畝地兩塊錢,這一個麥季能賺不少哩!”
“那也得有鐵牛,有收割機才行。”杜春芳也是一臉的自豪,小兒子爭氣,她臉上也有光。
陳麗蓉不說話,但其實內心早就比較過了。這北疆的地多,糧食打的多,種地掙的錢就比老家要多一些。其實就算不去當工人,在村里當農民也比在老家強些。
一家人說說笑笑吃完飯,然后李龍就回到了前院。雖然用拖拉機割麥不怎么受影響,但裝麥捆子他還是被麥芒扎了不少,而且也挺累,打算早早休息。
第二天吃過早飯,李建國他們套著馬車去地里,李龍則去給陸英明、謝運東等人家里割麥。他還帶著個小本和鋼筆,準備做好記錄。有些人家當場就能給錢,有些人可能會賒賬,先記下來再說。
陸英明和謝運東兩家合起來有六十畝的麥子,一上午就干完了。兩家都是給的現錢。
割完后李龍拉著車斗子去自家地里裝麥子,拉一車回來,下午去賈衛東家割,割完后又去把老丈人顧博遠家的麥子給割了。
顧博遠種的不多,十畝麥子,主要是交公糧和自己家里留著吃的。李龍用不到一個小時就給割完了,然后讓顧博遠慢慢捆,明天李建國他們過來幫忙。
“幫啥忙?十畝地我自己還捆不過來?你閑了過來幫我拉回來就行了。”顧博遠也沒和李龍客氣,捆就不必了,拉還是要拉一下的。
當天晚上,村里不少人便到了李家,開始預約要讓李龍的收割機幫著割麥子。
都是事先打聽好的,一畝地兩塊。貴可能算是貴了點兒,但是真的省時省力啊。頭天陶家、許家割了麥子,今天已經全拉回來了,許家已經開始安排打場了,這多快!
這一晚上到李家來預約的就有八家,合計算下來有一百多畝地。
李龍明說了收割的順序,來的人算了算,都是明天,早點兒晚點兒不算什么,所以也就沒啥意見。
等這些人離開,李建國便對李龍說道:
“地里剩下的那點麥子你也別拉了,我用馬車就拉回去了。你只管割你的。這收割機弄回來也不便宜,現在能掙錢了,那就緊著掙錢。”
“就是。”梁月梅也說道,“打場有馬車哩,鐵頭家的麥子也拉回來了,明天咱家剩下的那點馬車一拉就拉回來了,打場也不用你操心,該掙錢就掙。”
李龍便點頭。其實今天還有人想讓李龍的拖拉機幫著拉麥捆子,讓他自己出價,李龍說考慮考慮,其實他也不好定價。定多了人家不肯掏,定少了自己劃不來,畢竟裝麥捆子費時費力,有這時間多割幾畝地不香嗎?
他打算明天要有人開口的話,那就一車按十五算。畢竟連裝帶拉一個來回至少得一個小時,一個小時能割十來畝地,掙二十多塊錢了。
眼下自己用收割機賺錢的計劃基本上算是鋪開了,就這兩天差不多就把收割機的本錢收回來了,接下來基本上就是純賺。
目前來看,收割機沒啥毛病,接下來希望繼續如此。
后面能接上的話,一個收割季賺個拖拉機的錢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他沒想到第二天,就有人想占他的便宜了。
當然,沒那么容易。
第二天一早,李龍按著小本子上記得順利,開著拖拉機頭帶著收割機去找人收割——地塊不知道,他只能跟著人家走。
第一家是隊里鐵老幫,馬金寶的親家。
割完麥,鐵老幫直接就給李龍明說了:
“我家里沒錢。”
ps:家里有點事,折騰的心力憔悴。請大家放心,我目前還沒打算改成一章,每天兩章一萬字,我還是希望保持的。畢竟大家愛看,我也能賺點,一舉兩得。今天晚點兒就是有點事,但總算把這一章趕出來了。行了,也不訴苦了,大家也不愛聽,就一句話,我會努力更新。(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