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
“比賣掉的要差一些。”陶大勇說道,“不過都是有仁的,就是仁不太飽。”
“知道了知道了!”馬春紅頓時激動起來,“嘿,這下子……明年……”
陶大勇沒理會他,自家媳婦啥樣他知道的。以前自己好像也是這樣。
唉,蠢有些時候是病,得等自己好,治不好的。
馬春紅激動過后,終究又有點疑神疑鬼,李家為什么要照顧自己家?莫非這種子有問題?
她當時就只磕了一個,沒多敢磕——這多磕了,明年種的時候少幾個瓜秧,那就少好幾打瓜哩,幾個打瓜就是一公斤瓜籽,那就是兩塊多!
然后,她把這剩下的三四粒瓜籽種到了窗戶外面用破臉盆充當的花盆里。花盆里原來的太陽花讓她給拔掉了。
幾天后,花盆里出來幾個苗苗,馬春紅又迷茫了。
這種子也沒啥問題啊?
……
李家又買了一輛拖拉機的事情,兩天后傳到了姜至瑜的耳朵里。
她的新聞屬性頓時就被觸動了。
這是多好的新聞啊!
全鄉的拖拉機加起來不到五臺,光四小隊這邊兄弟兩家就兩臺,還是種植經濟作物賺的錢買的,這妥妥的能上州日報的大新聞啊!
她當既騎上自己的女式自行車往四小隊而去。
必須采訪!
其實新聞稿的框架和主要內容在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都已經有了,弟弟利用收割機幫助農民收割小麥,節省夏糧入庫時間,同時掙取收割費。
哥哥在保證種糧的情況下種植經濟作物,獲得豐收,得到巨大的經濟效益,兄弟兩個雙雙購買了拖拉機,成為村里的致富帶頭人,等等。
但她需要細節。
姜至瑜也算是李家的熟人,她也知道李家的位置,輕車熟路去到李建國的院子。
李建國夫妻兩個,李青俠夫妻兩個都在麥場上敲油葵,這油葵(村里人都叫葵花)頭割下來拉到麥場上,攤開曬干,然后一個人拿一個棒子使勁的敲著葵花頭。
這是通過震動的原理把葵花頭上的葵花籽給反震下來。因為葵花籽比麥子要脆弱一些,所以不適合像打麥子那樣用滾子砸,會把葵花砸碎的。
敲下來的葵花會帶著一些花盤上的皮子,這時候就得揚場,接下來的情況和麥子就差不多,揚干凈后裝袋,然后去糧食局把任務下的交了。
交公糧可不止是交麥子,還要交油葵,交玉米,有些產稻區還要交稻子——本村就有交稻子的公糧任務。
種油葵多的人家把任務里的葵花任務交完,剩下的一部分在鄉榨油坊榨油自家吃,一部份要賣掉。
李家油葵種的不多,基本上就是去掉公糧任務剩下的夠一家吃的油然后富余一些。
好在李龍一年到頭經常送來燷過的肉油,這就節省不少油。
姜至瑜看院子里只有一個不認識的女人在,便先自我介紹:
“大姐你好,我是鄉里的宣傳干事姜至瑜,請問李建國在嗎?”
“俺大哥他們去麥場敲油葵去了。”陳麗蓉急忙指了指南邊說:“俺大哥大嫂都去了。”
“噢……”姜至瑜看到了停在院子里嶄新的拖拉機,立刻就取出照相機拍了兩張。
她有點遺憾,如果李龍的拖拉機也在,兩個拖拉機一起拍張照片就好了。
可惜啊可惜。
然后她就騎著自行車去了麥場。
麥場上敲油葵的可不止李家一家,五六家人都在敲。這油葵敲的時候都是一邊聊天一邊敲,嘴里也不閑著,磕著瓜子,大多嘴上都是黑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