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并不妨礙他認為姐姐需要姐姐的尊重。
畢竟陳興邦出來大半年,李霞帶著孩子一個人在家里,不好過。
畢竟娘家人全不在。這年頭,媳婦膽氣壯,有一大半是娘家兄弟給的。娘家兄弟給力,女人在夫家基本上就不會受欺負,甚至還會欺負人。
當然,以前李霞也不會欺負人。
無論李青俠,陳興邦,李龍都不會想到,李霞這段時間,特別是下半年的這幾個月,日子過的很是煎熬。
陳興邦在石城擺攤,一天到晚都在忙,幾乎不往家里寫信,偶爾會發封電報,短短幾個字報個平安,甚至連到石城食品廠當臨時工都不會在電報里說。
最多電匯一些錢,也不多。
因為他很清楚,匯多了,老爹老娘會偏心,會去媳婦那里鬧,會把錢要走。
陳興邦上面沒哥,但有一個弟弟。弟弟剛結婚,是和爹娘一起過的。
老爹老娘和岳父岳母一樣,偏愛小弟。只是自家小弟沒像李龍一樣這么出息,還在出自息后這么照顧自家的哥哥。
陳興邦這一世有所轉變,未嘗沒有李龍的原因。
李霞在家里要干活,要照顧孩子,有些時候公公婆婆還要來叫他幫著家里干活。
她還不能不去,她不想背著不孝的名聲。
這年頭話語權在老人嘴里,老人怎么說,村里人就怎么認——李霞的性格有點像陳麗蓉,都是有些內向,不知道怎么變通。
陳興邦剛離開的那兩三個月還好些。畢竟上一次陳興邦也離開了,但回來的時候可是帶著不少錢回來的,過年的時候買了不少的東西,大家都清楚。
但這一次陳興邦去了北疆,時間越來越長,雖然大家知道他偶爾會發個電報,但信也沒看一封,東西也沒見寄來,就有人猜測他是不是跑到北疆不回來,不要這個家了。
畢竟在村子里,陳興邦被老爹壓榨的事情誰都清楚,他要真不想和父母聯系,這也很正常。
這就搞的李霞很被動,主要村里的八卦圈她也不參與,有些事情她知道的不很清楚,也不好去反駁,也不知道怎么反駁。
她的性子就是這樣,只知道干好自己的活,管好自己的孩子,盡可能的把家看好。
只是近段時間她發現,公公婆婆時不時的會來家里轉轉,語氣也是或直接或間接的打問陳興邦在北疆做什么,什么時候回來,上一次寄錢寄了多少等等。
李霞真的不擅長隱瞞,有什么說什么。
但她越說的利落,公公陳長貴越覺得可能有問題。
公公不好經常登門,那婆婆就經常過來,側面打問這些東西。
這些李霞還勉強能應付,但另外的事情她就不好應付了。
就前些日子,村里不知道怎么就傳出來陳興邦不要這個家,不回來的謠言了。以前還都是有些人試探著問,眼下傳的有鼻子有眼的,甚至直接傳說陳興邦在北疆那邊找了老婆,都已經再婚了!
這事情最終傳到了李霞的耳朵里,有村里的大嫂跑到她家里來問,被李霞給懟回去了,她是絕對不會相信這個的。
父母,大哥,二哥、弟弟都在北疆,就算退一萬步陳興邦敢做這樣的事情,以大哥的脾氣,能把陳興邦的腿給卸了。
當然,夫妻好幾年,李霞也絕對相信陳興邦不會干這樣的事情。
但村里人不管啊,這年頭娛樂活動少,村里的電視還沒李建國所在的四小隊多,收音機也沒幾臺,有些人聽新聞就只能從村里的大喇叭那里聽幾句。
所以村里的“新聞”無論真假,他們都會熱捧,有些假的也能說成真的。
三人成虎可不是蓋的。
最后傳來傳去,整個村里除了李霞,幾乎所有人都相信了。
畢竟上一次陳興邦和李家人回來,個個都是發財的樣子。
既然北疆那么好賺錢,那么人還回來干嘛?
善于傳播謠言的人中有相當一部分會把謠言的主角代入到自己,換自己是陳興邦的話,會不會留在北疆?
那肯定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