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教授,以后我在農業方面有什么問題,還能過來請教你嗎?”李龍問道。
“當然可以啊。”吳教授笑著說道,“盡管來,但我不保證我都懂,但我們同事研究農業各方面的都有,倒是應該可以幫你解決問題。”
接下來吳教授又細細問了打瓜種植的一些問題,包括剛才李龍說的“擠”籽,她就挺感興趣的。
知道是李龍自己想出來的辦法后,還征求李龍的意見,能不能在課堂上和學生講,李龍自然是沒意見的。
交流了一個多小時,直到有學生過來請教問題,李龍便起身告辭離開了。
到了烏城,李龍習慣性的去了一趟玉器廠。
可惜側門的窗戶和門都是緊閉的,也不知道劉工是有事臨時關門,還是以后都不開了,他只好離開了。
去百貨大樓買了一些東西,重點是兒童的玩具,以及一輛二六女式自行車。
這邊買自行車比瑪縣要便宜一些,李龍買這輛自行車是給李娟帶李強上學用的。
兩個人上學天天走路倒也沒什么,但李龍覺得眼下有條件了,就可以給她們省點時間。
李娟上了初中明顯比以前刻苦了不少,天天早上起來背英語單詞,這時候英語是從初中學的,一開始學字母,隨后是單詞,再后面是句子。
不像后世,一年級或三年級一開始就學句子短文,好像默認孩子是會認字母和單詞的。
自行車不能放在汽車里面,得放在長途汽車的車頂運回去。
好在車頂的行李架上有不少的蓬布,自行車綁在上面也不怕磕磕碰碰。
李青俠和陳興邦坐在火車上感覺明顯不同。這時候去口里的人沒那么多,火車上竟然還能找到空位。
不過兩個人還是很警醒,互相提醒著,畢竟這年頭火車上扒手還是不少。
順便吐槽一下,同樣是寫八三年,大神連著十幾章,章章寫著八三年的那件大事,屁事也沒有,我就寫了兩章,都不敢詳細描寫,直接就給我審核了。
小仆街沒人權,便只好想著努力往大神看齊了。
火車上沒啥大事,他們坐到永城站,下車后找到中巴車往西走,國道邊上下車就到了本鄉。
鄉里到李樓有四五公里路。這時候已經有人騎著三輪車拉客,李青俠和陳興邦都不是那種貪舒服的人,很干脆的決定步行。
因為這趟回來打算的事情都很簡單,所以兩個人的行李都很簡單,也不重。
陳興邦還要幫著李青俠拿包,讓李青俠給拒絕了:
“這點東西算啥?我提著那幾十公斤魚去石城賣的時候,那我都輕松提起來,這沒啥,不用你提,我還不老哩!”
陳興邦忍著笑,暗想我又不是沒見過,提魚的多半都是大強,就算大強不在,那也是李建國和李龍,啥時候敢讓你提幾十公斤魚了?
當然,老丈人不服老,那也正常。
先去到李樓。屋子里是涼的,陳興邦原本是要幫忙的,讓李青俠給趕走了:
“快回家吧,小霞和紅琴還不知道咋樣哩。”
冷鍋冷灶算啥?李青俠也不是沒過過這樣的生活。這段日子在北疆過上了好日子,還真就不適應了。好一會兒他才想起來,去院子里找柴火燒灶。
只是院子里原來剩下的柴火早就不知道被誰給抱走了,只剩下雜草兩三根。
看看外面,李青俠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