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李龍點點頭,家里木頭還是很多的。
這時候掃雪帶工具是比較隨意的。鄉村的學校每個人每學期是要帶一把掃把過去的。掃雪的時候可以另帶工具。
孩子們通常比較要強,會帶著推雪板過去,家里沒有多余的推雪板的話,就帶個鐵锨過去,那個也能清雪。
基本上很少有帶掃把的,雖然推雪板掃完雪后必須得用掃把清理,但帶掃把過去會被人笑話。
帶工具的鄙視鏈就是推雪板大于鐵锨大于掃把。
當然,如果誰能帶把木锨過去,那絕對是王者一樣的存在——這玩意兒在農村家庭里有的人都是很牛的了。
畢竟這時候能用得起木锨的家庭不算多。這時候北疆的輕工業還很不發達,做木锨需要很薄的三合板,這玩意兒大概率是從內地運來的。
而買這個也是用來揚場的,冬天也能用來清雪,但通常是大人用,孩子用了如果把那薄薄的三合板用壞了,會被大人打的。
而孩子能把木锨帶到學校去,大概率也是偷偷帶的。
李龍找了一塊薄板子,專門給韓芳做了個小巧的推雪板。這玩意兒做的好看了,好用了,也得注意。這時候的孩子并不介意“拿錯”一個好用推雪板。
所以李龍找來顧曉霞的墨水毛筆,在板子上面寫了“韓芳”兩個字,然后拿起來模擬操作了一下,感覺木頭桿子把手還不錯,就放在了一邊。
楊大姐出來倒水的時候看到豎在邊上寫著“韓芳”兩個字的小巧推雪板,笑著說道:
“她叔,你這板子做的好啊。”
“哈哈,看小芳用不用得慣了。”
“肯定用得慣。”
李龍繼續修著家里的推雪板子。院子里的雪他也不打算運出去。一部分堆到前院的花圃和菜畦里,一部分推到后院去,等到開春準備化的時候,弄到玻璃房里就當雨水了。
把幾個板子弄好的時候,李龍又看了看那幾把留下來的大掃把。自己家大院子前面的大路上的雪歸自己家里掃。眼下雖然有環衛工人,但人數并不多。
這個時候“各家自掃門前雪”可不僅僅是一句話,各家是真的要掃門前雪的。
把這些都弄好后,楊大姐的飯已經做好,顧曉霞是最先回來的,然后是韓芳,最后是顧博遠。
韓芳一進來就看到了寫著自己名字的推雪板,立刻跑過來拿了起來,先跟李龍說了聲“謝謝”,然后興高采烈的拿著推雪板在地上推了起來。
“快洗手幫忙來!”楊大姐聽到女兒的聲音,探頭出來看到韓芳在玩推雪板,立刻板起臉喊著:
“還玩!那你李叔剛給你做的,就玩!玩壞咋整?”
李龍樂了:“楊大姐,哪有那么容易壞的?”
“就是,你就讓她玩玩吧,我來端碗。”顧曉霞笑著說,然后她又對李龍說:
“明天要下雪,我也要備著一把推雪板。”
“家里多,你隨便拿。”
“我也拿一把過去。”顧博遠理所當然的說,“那院子里啥工具也沒有。”
“呆會兒我給你把雪板子和大掃把送過去。”李龍說道。
“送啥?我自己拿過去就行了。”顧博遠才不讓李龍送,他才四十來歲,正當年的。
李龍暗暗佩服自己的先見之明。
先前下兩場雪,這幾位應該都是將就過來的,眼下有板子了,自然不愿意將就了。
他剛才還想著不能用自動清雪機,現在卻想著是不是可以和奎屯農機廠合作一把,搞個小汽油機的驅動的推雪機了。
全縣,甚至全北疆各單位一下雪,這清雪工作就是頭等大事。
上一世看到東北的漂亮丫頭子還在夸北疆這邊清雪的及時,殊不知,“下雪就是警報,雪停就是命令”,這已經刻在骨子里了。
曾經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只要下雪,無論是上班的上學的,都會帶把工具去單位(學校)其他啥也不干,先清雪。
有部隊駐扎的,那部隊里一部分人清理營院的雪,一部分要上大街去清理大街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