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楊大姐做的是鯽魚湯,炒的咸菜肉。主食是昨天蒸的花卷。這邊的花卷通常卷兩種料,要么是油辣子,要么是香豆子。蔥花的那種普通家庭里很少有人做。
喝的是苞谷面糊糊。經常吃細糧,早餐這個粗糧卻沒怎么變,大家也都喜歡喝。
做這么豐盛還帶兩種湯,楊大姐就是擔心有些人喝不慣,或者兩種都想喝。她是起早習慣了,等李龍和顧曉霞兩個起來洗漱完,飯菜已經在桌上了。
“楊大姐,這個月開始給你開工資。”李龍說道,“天天這么忙活,夠辛苦的。”
“開啥工資?”楊大姐眼睛一瞪,“俺娘倆也在這吃,俺自己還能掙錢,白住在這里你們也沒要伙食費也沒要房租,俺做個飯開啥工資?這要在老家,讓人知道不罵俺哩?”
她又指了指韓芳說道:
“你們還給小芳安排了學校,給買了衣服,這身上穿的,背的書包啥的都是你們弄的,俺小芳到學校人家還以為是萬元戶家里的閨女哩。
他叔,這事可別再說了,俺也不是不想要錢,但俺得講良心哩。”
好吧。
這時候許多人還是很純樸的,講知恩圖報。估計這時候人如果知道后世還會出現救人被訛的,能罵出十八輩祖宗的。
那以后就給楊大姐和韓芳多買點東西吧。
吃過飯,李龍要把顧曉霞送到單位去,讓顧曉霞給拒絕了。單位大一些的同事都是這么過來的,她可不想讓別人說她嬌氣。
“那你就慢點走,現在路上可滑。”李龍叮囑了兩句。他打算再過段時間就不能讓顧曉霞騎自行車了,怎么說都得接送。
這時候路面上雪被壓實了成了冰之后,就不好清掃了。后世出來的清雪機還沒影子,眼下縣城面積不小,但單位不多,每個單位的院子都挺大,所占據的路面長度也長。
這路面上的冰就很難清掉。瑪縣縣城沒有大的駐軍,所以清雪除冰就只能靠各單位,這就需要一個過程。
楊大姐收拾廚房,然后做飯,李龍便給吉普車里加水加油,然后發動著,開著往隊里而去。
既然已經開始收魚了,那就不能停。隊里應該還有不少人在觀望,如果李龍這收魚停了,有些有想法的人,自然就會打退堂鼓。
吉普車開到李家院子的時候,出來看的是梁月梅和老娘杜春芳。
“老爹和你大哥都已經去小海子了。”梁月梅解釋一句,“小龍,你先進屋喝魚湯,暖和一下。”
“不了,”李龍擺擺手,“我去小海子看看。”
都知道這時候掙錢和完成任務才是緊要的,因此杜春芳和梁月梅也沒阻攔他。
李龍離開,梁月梅對杜春芳說道:
“老娘,你在屋里呆著。我去前院給小龍那邊把爐子架起來。”
“行行,你快去吧。”杜春芳不怎么會架爐子,便催促著梁月梅,“多放些炭,別不舍得。”
“哎,我知道了。”梁月梅笑著應了一句。其實真要說舍不得是自己的公公婆婆舍不得。他們的屋子里也是有爐子的,但每次都是自己和李建國催促他們多加點煤。
公公和婆婆兩個人都說已經夠暖和了,不用加太多的煤,那煤也挺貴的。
梁月梅是聽李建國說老家的煤的確挺貴,價錢是北疆這邊的好幾倍。買不起,就買摻了黃泥的蜂窩煤,那個相對便宜一些。
也許是凍習慣了,所以才會覺得加一點煤就夠了。
但李建國和自己怎么舍得讓他們凍著?就只好幫他們往爐子里加煤。
但對李龍,他們是真的舍得。梁月梅倒一點也不吃醋,李龍值得這種偏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