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明媚的有點過分,天特別的藍,一點云也沒有,略有些空曠的野外,也沒有風。這時候的陽光略帶著一些暖意,還挺舒服。
兩個孩子蹦蹦跳跳的跟著李龍,有時候故意不走趟出來的路,非要跳到雪里去撲一下。
棉膠鞋里都灌上了雪也不管不顧。好在穿的毛襪子很厚,這時候也不感覺到冷。
毛襪子是梁月梅秋天忙完,用積存的羊毛給織出來的。家里人都有,雖然不好看,但穿著是真心的保暖。
這時候農村婦女掌握的技能真不少,若說穿越的話,她們的生存能力絕對比四十年后許多年輕人強。
等來到小海子,李龍看到這個約有一平方公里大的半水庫,已經有七八個“小組”在冰窟窿里掏魚了。
得益于他初冬的時候大規模的收葦把子,現在小海子冰面上已經沒有成片樹立的葦子了,所以打冰窟窿掏魚的人才能一眼全都看到。
之所以說小海子是半水庫,是因為在李建國他們建村之前,這里本身就是一個天然水洼,介于湖和沼澤之間。
李建國他們這批人在水洼的北面筑起了堤壩,把水存了下來,而原本水利工程中的一項,一條由西向東通往另外一個村莊的大渠也被包含在水洼之中,這里面的水會先匯集在水洼之中,久而久之,小海子就形成了。
眼下看小海子,還有點荒涼,但到了夏天,這里蘆葦郁郁蔥蔥,加上成群的水鳥,和偶爾冒出來的水老鼠,就是生機勃勃了。
比大海子強多了。
李娟和李強兩個看到有人掏魚,立刻就跑了過去。梁大成、陶大強這樣比較熟悉的,他們就跑過去好好看看,不熟的就路過一下,最后就到了李青俠那里。
李龍也是邊走邊打招呼,等到了李青俠那里,已經過去十幾分鐘了。
“喲,老爹,今天收獲不少啊!”李龍看著老爺子兩堆魚,有些驚訝。
“嘿,那是!”李青俠語氣不無得意,“今天你大哥沒來,我這倆冰窟窿輪流掏魚,這魚還就一直在上。”
李龍能感覺出來,老爺子也累的夠嗆,他便接過抄網,在那里掏了起來。
不過也沒掏一會兒,看時間差不多,便收拾工具和魚,往回走。
李青俠收獲不小,不住的說著。在聽說李娟和李強兩個都拿了獎狀后,很干脆的從兜里掏出兩塊五塊錢來,一人給一張:
“給,這是獎勵!錢你們自己拿著,只要不亂花,想買啥就買啥!”
李龍聽了想笑,這不亂花,和想買啥買啥,有點矛盾吧?
不過無所謂了,老爹疼孫子孫女,這是好事。
回到居民點,李龍有些意外的看到有一輛馬車在自己院子門口,大哥李建國,對門的陸英明都在。
牽馬車的是一個不認識的中年人,個子不高,看著有點憨厚,看李龍他們過來,咧嘴笑著。
“鐵頭他爸說這人在你院子那里看著,就過來給我說了。”李建國解釋一句,“他說找你賣魚,你看……”
李龍看著馬車上蓋著的塑料布,有點明白了。
大約是自己收魚的事情傳開了,便問道:
“你是哪里的?”
“北面新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