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不覺得,真有危機在跟前,以后沒有李龍帶來的大活,掙不到那幾筆錢的時候,村民們設身處地的想想,就能明白這人有多可恨了。
他們可不覺得李龍要收不到大活,隊里其他人能收到。
不可能的。
還有不少大嫂嬸子去和梁月梅說話,安慰她,讓梁月梅有點哭笑不得。
自己這邊有啥安慰的?又沒啥損失?
“小龍,還幸虧你看出來了,不然的話,咱今天可真就麻煩了。”李建國也是心有余悸。
其實一開始看到有人送魚過來,他還挺高興的,小弟的名聲傳的那么遠,這是好事啊。
“也多虧了陸大哥。”李龍笑笑說,“還是陸大哥先發現了這人。”
李龍的院子經常沒人。雖然和李建國那邊是前后院,但冬天后院的人過來就是架個爐子。
本村人也不會在沒人的時候往這里闖,畢竟都知道李龍不經常在。
就如那句話一樣,“沒人販子,孩子永遠不會被拐”。
如果只是村里人的話,李龍的院子也不會有啥損失。
但村里來了外人,無論大人小孩,都會帶著幾分警惕心的。
陸家也是如此,其實是陸大嫂先發現了拉馬車過來的陌生人打聽李龍的院子,然后她讓陸英明過去看看啥情況。
這事也給李龍自己敲響了警鐘。
這年頭,大部分人是被道德約束著,有著人性的下限,但突破下限的人也是有的。哪個年代都有壞人,可不能對這個年代的陌生人帶有濾鏡。
該注意的時候還是要注意。
這件事情暫靠一段落,梁大成這些人隨后過來送魚,也都是心有余悸的樣子。
其實那個人送魚,如果不是李龍給看出來了,最直接的危害是對這些送魚的。
畢竟李龍要收了那個人的魚,梁大成這些人的魚,可就不好賣出去了。
李龍這邊倒沒說啥,自己也給自己提了個醒。
下午照常砸冰窟窿逮魚,晚上回來吃晚飯的時候,許成軍也過來了。
“人交給派出所了。人家說沒有造成啥危害,不算犯法。
所長是我同年兵退伍的,讓我一陣子懟,說村里的魚是要送給供銷社,給縣里領導吃的,這魚要送上去讓領導吃了,吃出問題了,算誰的?”
“那最后哩?”李青俠問道。
梁月梅給許成軍端了一碗鮮魚湯,許成軍也沒客氣,接過來喝了一口說道:
“最后那人讓關起來了。審了一下,說他逮的有幾百公斤,有些拿市場去賣了,魚臭,又大,賣掉不多,才打聽到小龍在收魚。”
“關幾天,說沒說?”李建國放下魚湯碗問道。
“半個月吧,再多也不行。我想著關半個月也行了,馬車讓沒收了,后面他再想這樣弄魚就不容易了。”
雖然關半個月,在大家看來時間并不算多,但李龍知道,這半個月這貨肯定不會少受罪。
許成軍坐著聊了一會兒便要離開,梁月梅拿著小柳條筐子裝了兩三公斤開剝好的鯽魚給他提上,許成軍推辭了兩下便接受了。
“那我走了啊。”許成軍提著筐子離開了。
今天這事,也算是給全村人出了口氣,那幾個基干民兵為啥能這么熱心?當然不僅僅是因為他這個民兵連長號召力強。
有李龍在,四小隊能賺的外快就不會少。
眼下許成軍作為隊長、村主任,需要處理村里的事情越來越少,他也在想著怎么給自己家里賺錢了。
李龍“雇傭”梁大成幾個開拖拉機收割機收割麥子的事情他也知道了,他在想著,自己能不能參與一把?
或者找李龍買臺收割機也成啊?
真要湊湊,他許成軍買臺拖拉機也不是不可以的。
許成軍走后沒多久,李龍也開著吉普車往縣里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