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快到教育局門口的時候,李龍看到顧曉霞從大門里出來,有兩三個同事騎著自行車和她道別。
顧曉霞過路的時候那些同事還扭頭看了一眼。
然后就看到李龍快步過來,把顧曉霞攙著一起過了馬路。
“你咋來了呢?”顧曉霞沒想到李龍回來的這么快,有些意外。
“我回來的早,去給他們買了些家具。哈里木和玉山江的孩子都在上學,在他們的炕桌上寫字不方便,我就去木器廠買了些小桌子。
回來后又去了百貨大樓買了些本子,明天一起送過去。”
李龍知道顧曉霞想知道自己在外面的情況,便細細碎碎的把能講的都講了。
連膘羊可能不夠,哈里木他們去其他牧民家里問的事情都講了,打狼的事情沒講,怕顧曉霞擔心。
“那你明天還要早走吧?”
“嗯,早點過去,他們宰羊,我開拖拉機把能拉的都拉上,下午應該就能從山里出來,然后把羊拉到石城糖廠去。如果時間不夠我就先拉回來。”
反正打狼不是現在,所以李龍也不急。
兩個人一起邊聊邊走,一會兒就回到了大院子,這時候顧博遠不知道從哪里走出來,也跟著走了進去。
院子里已經飄著酸湯面片的味兒了。這個酸用的不是醋,而是夏天做的洋柿子醬,味道非常的好。上面再飄一層綠葉子菜,大冬天真的就非常的誘人。
綠葉子菜是從后面玻璃房里摘下來的。那里面的菜大部分已經可以吃了。只是韭菜還比較細,才出苗不久,不能割。
其他的像小白菜,芫荽,芹菜都已經到了能吃的時候了。
小蔥也有點細,等能吃至少到春節了。
李龍打算過兩天摘一些送到隊里去。這年頭吃點新鮮菜真就非常的難得。
吃過飯后,顧博遠拒絕了李龍送的提議,拿著手電背著手,慢慢的晃回去了。
晚上有點冷,但剛吃完熱湯飯,身子是暖烘烘的,根本就不怕那點冷。
用顧博遠的話說,當初零下三十多度,他們那些人住著地窩子,煤不夠,大冬天去沙窩里挖紅柳根梭梭柴也沒怕過。
這點冷算啥?
李龍心想不稀罕聽你們那光輝歷史。
當然其實也是有些羨慕的。開創村子的這一代,當時經歷的那些苦難,能吹一輩子。
吹到八十歲,那后輩也得乖乖聽著。以后四小隊近萬畝良田,可都是他們從最開始的一點一點丈量開墾出來的。
楊大姐把廚房收拾妥了,便帶著韓芳去了廂房,然后就聽到她督促韓芳寫作業的聲音。
眼下有電燈,晚上寫作業也不怕熏著眼睛,在楊大姐看來,這生活真就是比以前好百倍千倍了。
老家那邊再次寫來信,依然是要錢,并沒有說丈夫地址的事情,楊大姐原來一直想著要趕緊找到丈夫的心也淡了。
她甚至連回去想問個究竟的心也淡了,覺得這么生活也挺好的。
這兩年丈夫總歸會回去一趟,就算婆家人再怎么瞞,自己從老家到北疆來尋親的事情是瞞不住的。整個村子那么多人,那么多張嘴,瞞不住。
除非丈夫不想仔細打聽。
楊大姐打算再往村主任那里打個電報。村主任那邊總體上還算公正,想來如果知道丈夫的消息,是會回復自己的。
哪怕不回復,再寫封信,至少如果丈夫回去了,問村主任的時候,村主任會說自己在北疆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