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國看這危機差不多過去了,抹了把汗,看了看李龍,挺欣慰的。
要是自己或者老爹,還真不一定能把這事平了呢。
接下來又有幾個老主顧認出了李龍,在別人挑魚的時候還和他聊幾句家常。這讓有些人懷疑老太太是托的打消了顧慮,加入了挑魚的行列。
這些老頭老太太是市場的常客,經常出現,給人當托的可能性不大,況且不是一個人認識李龍,這就說明李龍說的沒錯。
其實剛才李龍也捏了一把汗,他過來的時候,這邊有人圍觀,市場管理員已經在往這邊走了。
真要吵的不可開交,或者自己這邊被女人的氣勢壓住,大概率市場管理員會把自己這個攤子撤了,帶出去到辦公室解決問題。
那這一車魚就難賣了。
還多虧了那個老太太,李龍稱魚的時候就把稱高高的,多給了幾鯽魚。
接下來買賣都挺順利,大魚漂亮,大家愛看,手里有余錢的也喜歡買。
很快這一爬犁魚也賣的差不多了,李龍便又去拉。他發現小鯽魚和小狗魚竟然也挺受歡迎——當然,也便宜,一塊二,比原來貴,但比大魚便宜多了。
可惜大魚沒拉多少,所以也賣不了多少。
李建國挎著個黃書包收錢,因為都是零錢,很快書包就變得鼓鼓的了。李龍又給他準備了一個黃挎包。
拖拉機車斗子里的魚一袋袋變少,等李龍他們把魚賣的差不多,已經是快到下午了。
這時候李龍才感覺到餓,他一拍大腿:
“嘿,忘記給我姐說我們過來了,沒讓她準備飯啊!”
李建國看看攤子,笑笑說:
“那就先別說了。剩下的這點魚賣掉,然后咱們去吃飯,吃過飯后帶著魚去看他們,看完回家。對了,問問你姐能不能把紅琴帶回去,剛好和娟和強強一起玩玩。”
以前弟妹在老家,大人還行,小一輩都不認識。現在距離不遠,像李建國這樣的,希望的不僅是他們這一輩和和睦睦,還希望下一輩關系也很好。
“好。”李龍笑笑。
“嘿,小伙子,我聽說你過來賣魚了,趕快趕過來了,你魚就剩下這一點了?”有一個老人來到攤前開了口。
李龍看老人有些面熟,知道老顧客,笑著說道:
“老爺子啊,這魚不多了,你看想吃哪些?”
“我想燉點小鯽魚,你這也沒了……行吧,來條鯉魚,就那條吧。”老人看著攤上都是大魚,有些遺憾。
“老爺子,眼下都是大魚,等過完年,到時魚小魚過來賣。”
“行行,到時我還來。”老爺子帶著布包過來的,把魚裝進去后,提著慢慢走了。
“小龍啊,認識你的人不少哩。”李建國笑著說。
“那是,當初我和大強兩個先是挨個去各廠家屬院去賣魚,后面又去市場賣魚,認識我的人還不少,就是我不認識他們。”
后面他又補充:“其實他們也不知道我,就是知道我賣的魚好吃——大哥,說實話,咱們小海子里的魚就是比其他水庫的魚好吃。”
“那是。”李建國頗有自豪,“吃了小海子的魚,再吃大海子的魚就不想吃了。不香嘛!我吃兩頓就不想吃了,你嫂子不一樣,那頓頓吃都不煩,嘿!”
剩下的魚也沒一會兒就賣完了,李龍和李建國收攤,拉著爬犁去到車場。
李青俠正和看車場的老人家一起在爐子跟前烤火,爐子上還擺著兩個已經烤好的土豆。
看著焦黃,彌漫著焦香,很引人食欲。
嘿,老爺子可以啊。
“行了,我倆兒子過來了,我也得走了。這魚啊,你拿著,咱算近老鄉,魚你拿回去過年吃啊。”李青俠笑著站了起來,“走了,夏天我還來,到時咱老哥倆再聊。”
“好好。”那老人把烤的兩個土豆拿起來都塞到了李青俠手里:“老哥,有空再見。”
老人家挺仗義,這看車費也不要了。
車斗子里,李龍把剛才和李建國說的話給老爹說了一下,老爹自然是沒意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