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龍鎖了院門后,三個人一起去汽車站。
候車廳里能看到不少背著大包小包的人。如果是獨自一人,就是默默不語,如果是三五成群,就高聲的一起議論著。
能聽得出來,是從口里過來的打工人,或者這時候還叫盲流。
或者氓流。用古話解釋,就是無房無地的人。
流動人口。
來源比較復雜,陜甘有,豫皖有,川渝有。
有出站的有進站的。李龍買了三張票,他們乘著中巴趕往石城。
從石城再往拖拉機廠走,等到的時候,已經十二點多了。
來買拖拉機的人不算多,但也不是沒有。場地大,好幾個在試車,突突突的聲音一個響過一個,還有一個被賣車的給罵了。
李龍聽了兩句,原來是把油門踩死了,差點兒壓著人。
在李龍看來,這玩意兒也沒啥好挑的。流水線作業,質量合格才出廠。當然,也有備不住運氣比較差,碰到那種百里或者千里挑一的容易出問題的拖拉機,那就找廠家吧。
至少以李龍兩世的經驗來看,這邊的拖拉機出了問題,廠家那邊還是比較配合的,該換的換,該修的修。
一臺三十多萬的大馬力輪式拖拉機,開不到半個月發動機出問題,廠家直接運過來一個新發動機給換上。
利索的很。
話是這么說,但陶建設和陶大強還是挑了又挑,瞅準了一臺拖拉機,就認定了。
李龍也是選了一臺,他打算把這臺拖拉機買了開到梁家去。
這是答應好的。接下來還會買幾臺,有給謝運東的,也有給梁大成的。
至于給大哥那邊的收割機,李龍已經給拉回去了。
他想著今天順便也讓陶大強用拖拉機把收割機運回去。
這樣算算,后天自己還得去一趟奎屯,再拉一車收割機回來。
不夠賣啊!
交錢,開票,領取工具,然后把拖拉機開走。
李龍在前面,陶大強在后面。
陶建設坐在車斗子里——陶大強想讓他爹坐在頁子板上,但陶建設不肯,說坐在車斗子里感覺好,還讓陶大強別開太快。
于是,原本李龍在前面開著五檔突突突的跑著,結果扭頭一看,陶大強在那里慢吞吞的,他只好又停下來等。
等陶大強突突突開著拖拉機過來的時候,李龍就聽出來,還行,他用的三檔。
現在他們開的拖拉機真實檔位是四個,但邊上有個加力檔把。
也就是說,用胯下的這個檔,踩下離合器械,就只能撥到三、五、六檔和倒檔。
但想要其他檔,掛完檔別松離合器,再把邊上的加力檔撥過來,那三檔就變成了一檔,五檔變成了二檔,六檔變成四檔。
倒檔當然不變,只是力量增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