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運東過來,問李龍:
“你這是……”
“今天我把抬把子檢查了,晚上看能不能全拉回去,在這里堆著太麻煩。”
李龍這么說,謝運東自然配合。他掏出小本子準備記錄。
李建國的是第一個。雖然是大哥,李龍照樣檢查的比較細。
李建國也知道自己在這些人眼里,就是一個標桿。如果李龍檢查自己的松了,檢查別人的嚴了,那別人自然是有意見的。
李建國這兩天半的時間,編了十三個抬把子,比陸英明還少一個。
但質量是個頂個的強。
李龍檢查的時候,除陶大強等少數,其他人都時不時的看一眼。
“桿子兩米,這個夠了。”李龍一項項的看,“抬把子寬,把子沒有毛刺……”
每檢查一項就說一下,其實也是說給其他人聽的。
這抬把子的標準給每個人都說了,但是并不是每個人都能記住,所以李龍這時候就是在強調。
也就是變相的告訴其他人,你們如果抬把子有小毛病,呆會兒我也這樣檢查,檢查出來的話就別在那里給我爭執。
李建國的十幾個抬把子一個個檢查過去,沒有一個不合格的。
李龍心就一下子放下來了。大哥真的給力!
李建國指了指地窩子東北面的空地說:
“把抬把子擺那里嗎?”
“嗯。”李龍應了一聲。編抬把子和燒火的地方在地窩子的東南,放置的位置在東北,隔著地窩子,正好互不影響,也不會亂套。
李建國一手一個抬把子就提了過去。陸英明要幫忙,李建國阻止了:
“接下來就檢查你的了,你別動這個了。”
陶大強急忙過來幫忙,后面又有人過來,賈衛東幾個一個人拿兩個,抬把子就拿完了。
這事肯定是要互相照應的,畢竟呆會兒自己編的,其他人也要一樣的幫忙。
李龍檢查陸英明的,十四個抬把子里有兩個有問題,一個編的條子削的尖沒有壓到里面去,露出來了,這樣容易掛到東西。那條子根很尖,也容易傷手。
小毛病,也就三五分鐘就能解決,陸英明表示立刻就改。
另外一個是整體形狀有點喬,不是平整的。李龍知道這是條子沒燒到位的原因,這個就需要返工了。
陸英明自己也能看出來,所以他等李龍說完就把這個抬把子放在了一邊。沒打算拆,想著等回的時候把這個拿回家里去,家里能用。
檢查完兩個人,其他人也都明白了。其實這些都是老手,就算陶大強去年沒來,但也是跟了李龍兩三年的,更知道抬把子的要求。
但就是因為是老人,所以李龍才更不會放松,不然那些年輕人能跳騰起來。
等這邊十一個人的抬把子都檢查完,李龍這邊大概記了一下,一共有十幾個不合格的,剩下的合格的加起來,有一百零幾個。
看時間還有,他就翻過山去許海軍那邊。
這邊許海軍一邊自己編著抬把子一邊給年輕人們講著自己在部隊里的那些經歷。
“……新兵的時候我們練夜間行進,班長也沒提前說,也不怕我們丟了,直接就把我們散在了營區周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