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國一家人開拖拉機去縣里看懷孕的顧曉霞,這事很快就經陸大嫂轉由隊八卦集散中心傳遍了全村。
門市部那里,馬金寶今天沒放羊,羊交給兒子放去了,他坐在板凳上滋溜一口酒,放下杯子抹了一把嘴說道:
“嘿,人家都是小輩見長輩,到李家是轉過來了啊,全家老小一起去看小的——也就是人家是國家干部啊!這當官的就是好,以后我也讓我的孫子當官!”
沒人應和他。
有些人想法可能和他一樣,但也不會輕易說出來。誰也不敢保證說出來后會不會被人傳到李家耳朵里去。
馬金寶是以養羊為生,其他啥也不干,他跟個老賴一樣,根本不會去管別人的想法。
但其他人不一樣。李龍這兩年幾乎算是掌握著隊里人的經濟命脈,真把他惹火了,放一聲話,那幾個活不給某些人干,或者不收一些人的東西,那今年的錢哪里來?
慫貨!
馬金寶看著在門市部這里的這些閑人,眼神里透露出一股子輕蔑,一幫子人哪個都比李龍大,卻被一個年輕小伙子給輕易掌控了,真丟人!
這段時間算是農閑時間,有勤快人還會在地里鋤草,一般的就基本上能休息兩天放松一下。
如果說村頭大榆樹下面是一些女人聊天的地方,那這門市部就是閑散男人八卦的中心位置。
幾年后隊里又開起了幾個商店,一開始也叫門市部,后來改成了小賣部,再后來改成了小商店。
有人看到了商機,直接在自家院子里賣東西,還擺起了燒烤攤、麻將桌,然后就紅紅火火起來。
眼下門市部還沒什么變化,農村人應對外界的變化會相對慢一些,基本上都是等到大局定了之后才會做出改變,眼下算是風潮起卻還沒穩的時候,門市部還只是賣東西。
最多就添加一些自家炒的花葵,有時這些甚至不是賣的,直接炒好放一盤在柜臺上,供大家免費吃,也算是招攬顧客的方式。
畢竟有人氣了,才有人買東西。
馬金寶看沒人回應自己的話,哼了一聲,自己給自己又倒了一杯酒,剛要喝的時候,看著陶大勇牽著驢車往回走,便喊了一聲:
“陶大勇,過來喝一杯!”
以前陶大勇也是門市部喝酒人員中的常駐份子。
只是從去年年末開始他就有些改變了。
今年打瓜種下之后,陶大勇一家都是戰戰兢兢的,生怕到時不發芽。
種之前還專門去請教了一下李建國,泡了種子,地也是專門挑的。
如果不發芽,那就瞎了一年了。
陶大勇這算是賭上了。
讓他驚喜的是發芽率達到了八成,苗不說出的很齊吧,至少讓那些看笑話的閉上了嘴。
隊里不少人當面或者背地里笑話陶大勇笑話了半年,說他花錢買了癟種子,當了冤大頭。
一冬天陶大勇都沒怎么出門,就是不想讓人說。
煎熬啊。
媳婦馬春紅也沒少埋怨他——雖然從去年年底開始陶大勇就強勢了起來,但這種子沒種出苗之前,他一家都沒底。
所以在種下去一個星期,打瓜苗慢慢長出來,看著嫩綠的一片,陶大勇別提多高興了。
接下來收拾打瓜地里的草,他比誰都勤快。
大強買了拖拉機,陶建設就和他商量,把家里的驢車給了大勇。
陶大強沒啥意見,畢竟是自己的大哥,總還是要照顧一下的。
驢車給了陶大勇后,他去地里干活的積極性就更高了,那打瓜里讓他侍弄的一點草都沒有。
頭次種打瓜,他不懂技術,就經常去李建國家地里看,人家開壟他也開,人家打杈他也打,人家上肥他也上,人家澆水他也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