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套話就別說了。沒你我們也沒這么多的定單,不可能這么紅火的開工。來,檢查檢查機器,沒問題的話,就往車上裝了。”
“好。”李龍過來便開始檢查收割機。
這玩意兒有點傻大黑粗的意思,都是金屬件,因此檢查不必那么細。讓李龍有些意外的是,這回杜廠長給每個收割機還配備了一個小零件袋,里面裝著一些備用的裝配螺絲,就是雙份,有余量,免得損壞或者丟失不好配。
這個就挺好啊。
檢查過后,李龍點頭,杜廠長就說道:
“那就裝車吧。李龍同志,咱們去開票簽字?”
“好啊。”一共二十臺收割機,李龍覺得應該差不多夠了。
往廠辦走的時候,李龍對杜廠長說道:
“感謝杜廠長遵守承諾,我代理的地方,這收割機都是沒賣。”
“那是一定的。”杜廠長笑著說,“這收割機是你的創意,我廠子是借著你的這個創意才紅火起來的,如果我連這點誠信都做不到,也不必當這個廠長了。”
李龍感覺這個杜廠長可交。
杜廠長繼續說道:
“其實從年初到現在我們也想過搞一些輔助型的農機產品,可惜創新了好幾種,目前都還沒有得到驗證或者大家的認可。來買收割機的我們也給推薦過,說實話沒人喜歡買。”
“你們都設計了什么?”李龍好奇的問道。
“這不種苞米的多嗎?我們設計了一種苞米的脫粒機,也是拖拉機皮帶帶的,人家看了說太笨重了,不買。
還有一種小范圍犁地的機子,就是這種小四輪拖拉機后面帶著的,兩張犁鏵,雖然犁不快,但犁小塊地,比如小園子,也不錯,但也沒人買……”
這兩種產品李龍上一世都見過,說實話還真就沒啥市場,在農村算是曇花一現那種感覺。
雖然還沒見實機,但李龍能猜出來大概長啥樣。
進了杜廠長的辦公室,在杜廠長找票開票的時候,李龍便給解釋了一下:
“杜廠長,我給你分析一下啊,我覺得你們搞的定位可能有點偏。
眼下雖然各家各戶也有種苞米的,但說實話苞米已經不是主流糧食作物了。自己家有地,誰不想多種點細糧呢?”
杜廠長點點頭,但顯然就這個原因說服不了他。
“這苞米肯定還要種,畢竟農村家家戶戶都要養雞,許多人家養豬,苞米是做飼料非常好的。但是,這些東西做飼料,它不像大米白面,用的不是那么急啊。
眼下大家都缺錢,苞米弄回來后,連棒子裝口袋往閑房子一放,冬天沒事的時候,拖一口袋進屋,一家人一邊看電視一邊搓苞米棒子,這就是冬天干的活。
其他季節如果急用苞米了,那弄半袋子綁上口放地上,拿棒子敲碎,然后揉揉搓搓,把芯子撿了挑出去,那苞米拉去就能加工。這玩意兒不像面粉每天吃,不急用,那搓苞米棒子的機器,就不是剛需。”
“啥叫剛需?”杜廠長對李龍嘴里突然蹦出來的新詞有點不解。
“就是說,必須要有的。剛性需求。”李龍知道自己說禿嚕嘴了,急忙解釋,“大概就是那個意思。
比如這割麥子的機子就剛需,因為種麥子的多,地塊大,大家還要搶那個時間收獲,錯過時間麥子可能就倒伏、發霉發芽。但玉米不一樣,有些地方的苞米不割就在桿子上,能放到初冬……”
杜廠長有點明白了。
“還是那句話,眼下大家缺錢,如果不是很急的活,能自己干就自己干了,力氣不值錢啊。你那兩鏵犁是一樣道理,這玩意兒只能翻菜地。
家家戶戶種的菜地都是農閑的時候干的,農閑的時候就那畝把地,夫婦兩口子一兩天就干完了,哪用得著拖拉機來犁,而且那拖拉機也不好進菜園子去啊。”
就沖著杜廠長誠信的態度,李龍其實也想著是不是以后就把自己預想的幾種農業輔助機械就交給他們做了。
但這還是太遠了,自己那邊出售是不好拉啊。況且這是國營廠子,杜廠長在的時候還好說,杜廠長干得好調走了,那關系一斷,吃虧的還是自己。
先想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