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機沒法比較,到現在三小隊還沒一家買了小四輪拖拉機呢。
楊蘋蘋時不時的會回娘家,所以感觸最深。自己的娘家算是在三小隊不錯了,但過得真不如四小隊普通的人家——
歸根結柢,就是李龍每年至少三次,會給四小隊的人搞來活,讓他們掙到錢。
說實話楊蘋蘋是真心想不通隊里為啥還有人說李家的壞話。她不止一次在娘家村里聽到村干部說如果自己村里有李龍這樣的人,那不得把人給供起來?
身在福中不知福吧。
楊蘋蘋反正知道自己嫁到了陶家,是真的過上了好日子。
她也知道陶家以前過的啥日子,沒生孩子之前陶大強晚上睡覺的時候就經常說。
陶大強雖然平時話說,但結婚之后,還是會把自己以前的事情經常給媳婦說的。
所以楊蘋蘋是真心感謝李龍,感謝李家,是真心想著要給李龍即將出世的孩子做件好衣服。
她還八卦的去鄉里偷偷看過吳淑芬,曾經有那么一段時間始終想不通為什么這個人不喜歡李龍。
她自然不知道,陶大強也不會給她說李龍以前是啥樣的人。
村里其他人家,也有不少的在討論著給李龍和顧曉霞的孩子送點什么東西。
關系一般的就會想著準備一些染了紅皮的雞蛋,關系好的就會和楊蘋蘋一樣,準備衣服或者鞋子,或者帽子之類的。
這邊女人生孩子坐月子的時候,看望的也都是結過婚的女人,送的基本上都是染紅了皮的雞蛋。
四小隊不缺雞蛋,家家戶戶不怎么需要用雞蛋換錢去家用,所以雞蛋基本上就是留給家里吃。
畢竟雞蛋有營養,這個不用宣傳也知道。早上炒雞蛋,煮雞蛋,燒個雞蛋茶,缺個雞蛋蒜,或者辣子炒雞蛋等等。
有雞蛋的時候,有孩子上學的那做早飯就容易多了。
小孩子還學會用泥巴把雞蛋包起來,燒一堆火燒著吃。
他們也試過直接把雞蛋放在火堆里燒著呼民,結果就是雞蛋爆了。
所以后來村里有人去南疆旅游,看到那邊的烤雞蛋,會很新奇,而且有恍然大悟的感覺——原來跑野外烤火吃雞蛋,烤著比燒著好啊。
至少不會爆。
石城產科住院部里,顧曉霞住的病房里有兩個產婦。
另外一個是石城本地兵團人,丈夫是兵團八師機關的,戴眼鏡,看著挺斯文。
這人比李龍年紀略大一點兒,妻子和顧曉霞相當,在知道李龍將有兩個孩子的時候,對李龍抱以羨慕的目光。
梁月梅陪著顧曉霞在院子里轉,那個男人和李龍兩個在病房門口聊著。
“看你樣子不像是在農村的,瑪縣哪里工作?”那個人給李龍遞了枝煙,李龍擺擺手,示意了一病房里面,那個男人說道:
“不需要那么注意吧?”不過還是把煙放進了煙盒里。
“供銷社的。”李龍說道,“職工。”
對方明顯表情就帶著一點矜持了,笑著說道:
“我是機關辦公室的,干部。你這還是挺疼媳婦的,舍得掏錢讓媳婦進這里來。孩子起名了沒有?”
“起了,”李龍笑著說道,“男孩就叫俊明,女孩就叫俊菁。”
李家有族譜,不過李青俠給孩子起名字就沒完全按族譜來的,李龍是安字輩,大哥和他兩個都沒按字輩來。
倒是一直生活在老家村里的那些人都是按字輩來的,比如俊山俊峰。
村子大了,人名難免會重,況且他們這一族不僅在一個村子,據說修族譜的時候,覆蓋的是四方四省十幾個村子,重名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