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月梅知道接下來幾天都會忙,所以早早就給婆婆杜春芳說好,后面她看好家就行,早上家里人一起吃,中午她會送回來。
杜春芳讓她在那邊做好飯就行,自己在家里怎么都能對付一口。
這活是給小兒子干的,那她自然是全力支持。
拖拉機先犁后推,地基整的很快,和老馬號并行的五畝地地坑三天多就推了出來,而邊上堆的砂石料已經很多了。
王財迷這回主動用推土機把那些砂石料推進了地基坑里,算是把地基給填平了。
沒有壓路機,眼下就只能用拖拉機拽著打場用的滾子一遍遍的壓,把地基壓平。
接下來,就是扎磚墻。
扎磚墻之前,要把四周的土再清一下,把磚墻的槽子給挖出來,然后搬磚。
原本拉砂石料的那些拖拉機,又開始去拉磚了。而隊里過來干活的人也多了起來。有人搬磚,有人拌水泥沙子,有人專門抹墻,還有些人在臨時扎葦把子。
老羅叔看著這場面,感嘆著說道:
“咱隊里有些日子沒看到這么大的場面了!”
當初給李龍蓋房子的時候,也沒這么多人啊。
“咱隊里人干活積極唄。”隊長許成軍高聲說道。
“嘁!”同來干活的陶大勇低低發出一聲反駁,“不就是看中人家李龍宰的野豬肉,吃的肥肉了嘛!”
蓋這個大圈,李龍宰了兩頭豬,天天肥肉片子,煮骨頭,肉湯面管夠。
這樣的伙食,誰不想過來幫忙?
李龍倒無所謂,既然人家過來干活幫忙,那能不讓人家吃好?
自己賺的錢不少,不在乎這兩頭豬。
但隊里的一些農戶家里條件一般甚至有點差的,一年到頭想要吃到大肥肉片子,或者說這種酸白菜粉條肉,那就只能等到過年。
所以李龍這么做,許多人哪怕覺得這活可能還累一點兒,但也愿意過來干。
吃的是真好啊!
就這個連著一個星期的干活和吃的飯,隊里有些老人,能記十來年。
好多年后,隊里那些老人聚一起在門市部里吃烤肉打牌憶當年的時候,還會說起當初蓋老馬號旁邊的新馬號的時候,那肥肉片子,吃的是真香啊。
這時候大家已經不喜歡吃肥肉了,想吃肉,自家沒養豬,但可以隨便去市場買買半扇豬回來,想咋吃就咋吃。
但再也沒吃過當年那種滿嘴噴香的感覺了。
年輕人會說是當年養的豬用的純糧食,味道好。老人卻說,是因為現在生活好了,當年吃一回肉難得,所以才有這樣的感慨。
總之,這一個星期,隊里許多人都吃到了李家的大鍋肉菜,許多人也參與到了新馬號的建設之中。
新馬號建設的速度之快、質量之好也是超出了李龍的預期。
他自己也沒想到,因為參與的人多,所以大家幾乎算是竭盡所能,把能施展的本事都施展出來了,免得被行家看出來問題。
而大家干活的積極性也很高,不然這么多人看著,沒好好干,別人可是會在吃肉的時候笑話的。
這種場面就是大鍋飯時期都不可能有的。
新的牲口圈大圈里面有兩個暖暖兩個敞圈,暖圈冬天放三四百只羊,四五十頭牛是沒問題的。
敞圈更大,主要是方便牛羊活動。敞圈的邊上還砌出了食槽和水槽,方便喂料。
新圈院墻高兩米五,在老馬號大門邊上新開的門,與老馬號共用西墻,算是一個建筑整體。
總之,李龍滿意極了。
這兩頭豬花的太劃得來了,也太實在了。(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