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脆就買了臥鋪,反正自己有錢!
李青俠不想帶隊里人出來,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不想給兒孫們找麻煩。帶來人了,他自己是沒本事安排的,就只能讓李龍去想辦法。那不就是給李龍找麻煩嗎?
如果是頭一回回來的時候,他還挺喜歡顯擺自己兒子李龍有本事,能安頓人的。但眼下不一樣了,既然已經決定把家安在北疆,以后自己這一支基本上就在北疆生根了,那就得從那邊去考慮了。
李青俠回到瑪縣的時候,李龍這邊也是把鹽堿地的開墾工作剛收尾。
新馬號,或者說新牛羊圈蓋好之后,村里人不需要再幫忙,李龍讓王財迷把剩下的那二十多畝鹽堿地給犁了,然后在西側和北側開了兩個排堿溝,同時還讓他在南面犁出一條渠來,通往生產隊的一條往西居民點北面耕地的干渠。
李龍是打算等隊里放水灌冬小麥的時候,把自己的這二十多畝鹽堿地好好的澆一澆,把上面的一層堿給泡一下,然后明年看能不能種點啥。
不在于能不能長東西,主要是把地開墾出來了,那就不能閑著啊。
其實隊里一些人對李龍開墾這個鹽堿地是不贊成的。和李家關系好的會明著找李建國或李龍勸著讓他放棄這個打算吧,畢竟這鹽堿地的開發太難了。
和他們家關系不好的,則暗暗等著看笑話。
雖然李龍這連著兩三年,給隊里帶來了不少能掙錢的大活,幾乎惠及生產隊每一戶,但這并不妨礙生產隊里仍然有那么個別幾戶人家,覺得李龍走的太順了,想看著他栽跟頭的。
沒辦法,人性如此。
按許成軍的想法,李龍這宰了兩頭豬,管著全生產隊大部分人都美美的吃了幾頓好飯,他答應的給隊里分的肉,就可以意思一下,不用搞那么嚴了。
但李龍謝絕了隊長的這個好意,他說他打算過兩天去山里一趟打幾頭野豬或者狍鹿子回來,到時實在的給隊里各家分肉。
李青俠下午從汽車站提著包步行到大院子的時候,李龍正和孟海說著野豬的事情。
“老爹你回來了?該打個電報的啊。”李龍打開大門看到背著包風塵仆仆的李青俠,說話的同時把包接了過來。
“自家又不是不記得路,帶的東西也不多,打啥電報哩?你們都忙著,我又不是老的走不動道了……”
老李家一脈相承,老人不愿意給孩子惹麻煩,只要自己能動,那啥事情寧肯自己干也不愿意給孩子說。
孟海一聽李龍的稱呼,知道這是李家老爺子,急忙過來打招呼,同時和李龍一起幫著提東西。
楊大姐在看著孩子,等李龍他們過來的時候,便打了一聲招呼,讓李龍陪孩子玩,她去給李青俠弄飯。
“不弄飯不弄飯,我在路上吃了燒餅了。”李青俠急忙阻止,“咱不客氣啊。”
由于李青俠的強烈要求,楊大姐便沒去做飯,而是給李青俠倒了茶水。
孟海看李龍他們坐定,想著人家老人回來了,肯定要敘話,便站起身要離開。
他這一趟過來到縣里一來是辦事,二來也是給李龍報個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