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太好了,越多越好,五塊錢一朵,能采多少采多少——不要斷根就行了。”
“五塊錢?這么貴?你不賺錢的嗎?”哈里木問道。
“客人給六塊收,我收一塊錢運費。你們的錢嘛,我不賺。”李龍說道,“你們采雪蓮不斷根就行,對了,雪線往上的,專門放好,給我說一下。”
“我知道了,你放心的,我們知道雪線以上的是好東西。”哈里木這時候也沒和李龍再說錢的事情,到時再說吧,畢竟雪蓮要到七八月份開,現在說啥都是假的。
多的李龍也沒提。哈里木的母親就是本土醫生,哈薩克族也有用雪蓮入藥的傳統,所以根本不需要提醒怎么保存雪蓮。
李龍甚至知道他們在采摘到雪蓮,為了防止藥性散失,還會用毛線把雪蓮的花瓣包著花蕊綁起來。
這邊哈里木給家里人說了一下李龍帶他們下山去定居點的事情,家里人很高興。畢竟騎馬過去需要很長的時間,路上還挺冷,有李龍的車送,速度快,而且還安全方便。
哈里木家里人立刻開始收拾東西,其實東西不多,兩個孩子的學習生活用品,帶過去一些糧食和肉等物資——李龍讓把糧食少帶點,他到時再給買就是了。
于是哈里木就干脆跟著吉普車一起去到定居點。畢竟那里一冬天沒住,打掃清理都需要勞動力。有他在,速度會更快,等一切弄完,李龍再把他送回來就好了。
收拾完東西,哈里木的妻子也把飯做好了,中午做的菜是胡爾達克,主食是昨天才打的馕——胡爾達克是一種炒菜,炒的是羊肉,里面加上洋芋、胡蘿卜、皮芽子等,這些配料和肉一起都是切成丁,炒出來類似咱們的土豆燉羊肉,只不過塊兒比較小,吃起來容易消化。
喝的是奶茶,每人拿一塊馕,桌子上一大盤胡爾達克,大家圍在一起吃,很熱鬧。
吃完后,哈里木和妻子交待了幾句后,便坐上李龍的車子,一起往山下而去。
騎馬是直接出山,走小路去到定居點。現在大冬天,小路上雪太厚,吉普車開不動,李龍直接開到烏伊公路上,然后順公路往東,過縣城到定居點路口再往南,雖然多走了十幾公里路,但到達的時候,才花去一個多小時的時間。
“每次騎馬走一趟都要大半天的時間,”哈里木說道,“還是坐車快,汽車真的非常方便!”
“等以后你們有錢了,汽車多了,你們也能買的。”李龍熄火下車,笑著說道。
“真的嗎?”
“真的,山里那么多的資源,現在多搞一些,賣掉存些錢,等私人能買汽車了,你們錢也存差不多了,這不算什么難事。”
他這么一說,哈里木就相信了。
朋友不騙朋友的。
院子里雪很厚,大家都沒多話,下車后開始干活。
老太太彎腰找出鑰匙,開鎖進門開始整理東西,院子里的活有男人來做,不需要她動手,她想著先把爐子架起來。
雖然已經是二月底了,但屋里依然很冷。當初搬走的時候,爐子里清理的很干凈,預計著這時候會回來,因此架爐子的東西都在爐子邊上準備好,只需要按順序放進去,點火就好。
雖然爐子架起來,屋子里的溫度很快會升起來,但今天在這里睡覺會比較難受一些,因為屋子里的冷氣潮氣不是一時半會兒能驅散的,被褥會很涼。
李龍和哈里木,加上納森薩斯肯,兩大兩小用了一個多小時把院子里的雪清干凈,這時候老太太已經把茶燒好了,正在煮牛奶。牛奶是從鄰居家里要來的,哈薩克族人互相幫助的傳統是刻在骨子里的。
哈里木喝奶茶的時候,感慨的說道:
“去年搬家的時候感覺那么麻煩,需要帶的東西很多,馬要走很遠,路上很顛簸,今天搬回來怎么感覺這么輕松呢?”
“因為心情好吧。”李龍開著玩笑,“心情好,干活都會輕松的。”
“嗯,有道理。”哈里木知道李龍不想聽感謝的話,便應和了一句,“喝完奶茶我們就回吧。你把我送回去,我騎馬去給玉山江家里說一下,明天你過來接他們。”
“好。”李龍點頭。
老太太納森和薩斯肯在大門外朝著吉普車揮手,兩個孩子知道要有一段時間見不到父母了,有點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