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沒必要搞這么大吧?”李龍這就有些意外了,“我覺得就是一個普通的土壤改良項目呀。”
“那是你覺得。”姜至瑜白了他一眼,“你不會覺得八一農學院的專家教授很輕易就會到基層農村里來搞項目吧?”
“我覺得就是挺容易的呀,”李龍一邊帶著她往馬號里走,一邊說,“我就是和羅教授說了一下我的設想,然后他就決定過來了。”
姜至瑜有想捶李龍一頓的沖動。然后她立刻就發現了一個關鍵信息,停下來問道:
“這個項目是你給他們說的,然后他們才過來研究的,而不是他們原本就要設立的項目?”
“是啊,是我想出來的。我當時去八一農學院和另外一個教授聊天的時候聊起來的,羅教授本身就是研究土壤這一方面的,他很感興趣,然后就確定了這個研究課題。”
這件事情沒什么不能說的,羅教授自己在昨天吃飯的時候也給大家說了。
姜至瑜再次對李龍刮目相看。這是個寶藏青年呀,她感覺以后從李龍這里能挖到不少新聞。
嗯,以后四小隊這個點她是蹲定了。
羅教授他們正在調試儀器設備,李龍這邊就給他們介紹了一下姜至瑜的身份。
至于后續,鄉長書記要過來到這里看望的事,李龍沒有說,這種事情交由姜至瑜自己去和他們說吧。
作為鄉里的宣傳委員兼州日報的特約記者,姜至瑜很好的發揮了自己的身份優勢,和羅教授打完招呼之后,從學生開始采訪,簡單的聊了幾句之后,就獲得了很重要的信息。
她印證了李龍所說的內容,這個項目的確是李龍提出來,然后由羅教授上報學院確定課題進行研究的。
震驚之后,姜至瑜開始正式的采訪。
采訪的過程中,她也發現了這個自己之前關注過的特種養殖場,現在規模變得越來越大。
這個時候姜至瑜已經有點期待,想象著再過幾年看看李龍的這些產業能夠變得多大。
李龍因為收購站那邊還有事,所以就把姜至瑜和羅教授他們介紹完之后,開著吉普車離開了。
他離開半個小時之后,鄉長和書記就一起來到了四小隊。同來的還有鄉里的幾位工作人員,這些工作人員的自行車上帶著一些物資。
姜至瑜這回充當了李龍先前的角色,給領導們介紹羅教授和其余的大學生。
說實話,本鄉成立之后,或者說在公社時期到現在,這是頭一回有大學的科研團隊過來研究農業項目。
而且這還不是鄉里牽線搭橋,是人家主動過來的(李龍的作用在這里被忽略)。這件事情往私下里說,鄉長書記以后給縣里匯報可以把這個當政績的。往群眾利益上講,本鄉擁有的鹽堿地加起來大約有十幾萬畝。
這鹽堿地的測土改良如果能夠有所成就,那鄉里的耕地面積就會翻上一番不止,能多打多少糧食,能給農民帶來多少收益啊!
這可是個大事情!
鄉長書記非常重視這件事情,和羅教授他們說了很多感謝的話,也給工作人員說了,一定要保障好這邊的生活,重點是伙食。
“李龍這邊,生產隊這邊已經把我們照顧的很好了。”羅教授誠懇的說,“頓頓有肉吃,有新鮮菜,說實話比我們在學校吃的都好,而且還不要伙食費,咱們鄉里就不用麻煩了。”
“那哪能行?村里是村里的,李龍的心意是李龍的心意,我們鄉里要不有所表示,這事情讓縣里知道了,那還不把我們一頓批呀。再說了,這也是我們真實想法,我們是真的感謝你們。”
書記說的也很誠懇,羅教授他們盛情難卻,也就收下了。
他自己也沒有想到,研究團隊過來之后會驚動這么多方面。
羅教授甚至還在想,后面不會有縣里面的人也會過來吧。
姜至瑜就被作為聯絡員,今后每天到這里來和羅教授他們對接,記錄羅教授他們的需求,如果需要鄉里配合的,那就由她去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