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李龍估算的也挺準的,但怎么也沒秤給人印象直觀。
最終結算,這里鮮貝母有七百多公斤,折三千塊錢,半干半濕的貝母五百多公斤,折八千塊錢,干貝母三百多公斤,折八千塊錢。
李龍給的價格不高,三樣加起來不到兩萬。
但艾里很開心——已經很高了。
不給高價的原因是這些貝母從那些采藥人手里直接挖過來的,雜質太多,沒有清洗,李龍弄回去后還得二次處理。
“走,喝馬奶子里,喝剩下的,你帶走!”點清了錢之后,艾里興奮的說道。
酸馬奶普通人要喝的話,最好是加糖,不然喝不下去。
艾里給他倒了一瓷碗,加了糖,又準備給司機倒的時候,司機急忙擺手,表示要一碗清茶就好了,他可喝不慣這膻膻的東西。
李龍拿著勺子邊攪邊喝著酸馬奶,空了問艾里:
“艾里,還有一個星期,這山里的貝母就差不多開花了吧?”
“現在已經有開花的了,人少了,你最多能再來一次。這回我就不擔心了,過個十天半個月來都行。”反正再收貝母也收不到那么多了。
“我也得早早來,再有貝母爛掉咋辦呢?”李龍搖了搖頭,品味著酸馬奶酸甜味道。
這玩意兒雖然有點涼,但說是養胃,發酵過的,有那么一點點酒味兒——如果在常濕下放半個月,就成馬奶酒了。
味道很香,喝起來不一樣。
在北疆,如果是初來這邊的人,總能喝到一些以前沒品嘗過的東西——比如酒精度很高,后世也很出名的大烏蘇,比如啤沃——這個就連一些本地人也不知道,比如卡瓦斯,比如酸馬奶,和鮮榨的石榴汁,這玩意兒也會發酵,常溫放三天,就有酒味兒了。
當然,各地都有這樣的特產,有些特產就是走不出本地,卻又深受來這里游玩的客人的喜歡。
連喝帶拿,李龍帶著卡車回去,把貝母卸到大院子,然后又繼續去收購站忙活。楊大姐看著兩個孩子的時候,順便就開始淘洗那些貝母。
閑不住的人——眼下李龍給楊大姐開的工資已經達到了八十塊,楊大姐覺得自己做的事情,真撐不起這個工資,她就盡量多干一些。
雖然已經和李龍顧曉霞他們生活的跟一家人一樣,但人家給的多,楊大姐這個本份人不多干點,心里有愧。
又持續了四五天,貝母季慢慢淡了下去,來的人沒那么多了,每天收的干貝母在兩百公斤左右,皮子倒是多了起來。
好在現在秩序好太多了,哪怕郭鐵兵他們不來,李龍這邊顧博遠一個人也能維持,特別是那些本地的二道販子,甚至會在人多的時候,主動承擔起維持秩序的事情。
通常這個時候,李龍會弄來一個大桶,桶邊掛一個鐵皮馬勺,邊上放一個方凳子,凳子上一撂搪瓷大碗。
桶里裝的是紅褐色茶水——磚茶燒的,過來的人誰渴了自己舀著喝。
這在后世算是非常普通的一個動作,就惹來了一片的贊嘆——說實話,這時候哪怕能放一桶涼水,那些人也開心啊。五月底,暑氣已經開始聚攏了,天熱了起來,收購站的院子邊上雖然有樹,但并不足以完全覆蓋,排隊的時候,熱啊!
這些小細節,一點點的讓這些過來賣貨的人,覺得這個收購站做的好。
潛意識里,以后賣東西,寧愿遠點兒,也希望到這里來。
閑下來后,李龍去了一趟供銷社,從李向前的嘴里知道了事情的始末。
“你是說,相當于是我間接的搞垮了那個幸福收購站?”
“差不多吧。”李向前笑咪咪的看著李龍,那表情就差說:“你說怎么謝我們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