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有個老人說得興起,他開始說李龍可能也沒安好心,讓部落里的年輕人用著外來的新產品,讓小伙子們一個個沒辦法安下心來放牧,這就是在破壞部落里的傳統,最好以后別和李龍打交道了……
這話一說出來,哈里木就不愿意了,他立刻站了起來大聲反駁著:
“要是沒有李龍,我們部落里磚茶、咸鹽都不夠,幾年前的雪災時候,根本就不可能熬過去,那時會死大片的牛羊!
要是沒有李龍,我們現在打草還得用釤鐮,一天到晚打草可能還打不到十捆!冬天草不夠,那牛羊就只能掉膘,等到開春還不知道要死掉多少!
要是沒有李龍,我們現在能吃上干凈的水嗎那水管子通到冬窩子門口了,別克大爺,你說這個話,臉不紅嗎
要是沒有李龍,我們手里的槍就成了棍子,有狼來了,我們只能拿著棍子去和狼斗。
要是沒有李龍,我們能住上現在翻新過的冬窩子嗎沒有李龍,我們知道收音機是干什么的嗎你們還能記得那些傳統你們講的那些東西,有多少是從收音機里聽出來的……”
哈里木是最先和李龍認識并獲得好處的,所以和李龍的關系也是最好。況且現在家里就他當家,他的母親也聽他的。
老人們說別的也倒罷了,現在說李龍的不是,他就不答應!
有哈里木當先挑頭說,其他青壯也紛紛說起話來:
“就是!以前打草多累!現在有了收割機,我們只需要等草干了捆起來,往車上扔就是了。輕松多了!”
“家里洗衣服,飲羊,吃水再也不用跑遠了。”
“看塔利哈爾家里,冬天要燒煤再也不用拿馬一趟趟拉了,有拖拉機,一趟能拉那么多,多好!如果路能修到冬窩子門口,我們也要買拖拉機,我們也要方便一些!”
青壯們雖然有些人不當家,但他們是家里干活的主力,所以在他們開始替李龍說話,或者傾向于修路的時候,家里的老人也開始爭論起來。
老人堅持傳統,年輕人卻希望生活更加方便。
甚至于到后來哈里木問出了一個誅心的問題,讓那些老人們不再用收音機,不再用李龍提供的子彈,不再用冬天打到的皮子、撿到的東西來從李龍這里換東西,不要用李龍修的水管子,把修好的冬窩子弄舊,不用拖拉機開收割機打草,行不行
這話一說出來,沒有一個老人再開口。
雖然他們反對修路,反對破壞傳統,真讓他們不再聽收音機,不再用到冬窩子門口的水管,不用拖拉機打草而是用釤鐮打草,他們愿意嗎
肯定是不愿意的。
已經過上了方便的生活,讓他們再退回到過去,肯定是不行的。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哈里木的一段話就讓這些老人沉默了。
玉山江及時的解說著修路帶來的好處。至少最遠的那幾個冬窩子,無論是拉草還是拉煤,到時玉山江他們的拖拉機都能開上去。如果他們來年在夏草場上多打到皮子,撿到好東西,在李龍這里換到了錢,也是可以買拖拉機的。
“兩張雪豹皮,或者三張熊皮就能換一臺拖拉機了。”塔利哈爾搶著說道,“要是能撿到金子,那也能換不少錢呢……大家都知道,我們的牛羊其實并不怎么值錢,一群羊未必能換來一臺拖拉機,但其他的可以……”
“那要是路修通了,那些漢人跑進山里打獵撿東西,我們收獲的東西不就少了嗎”有人開了口。
“這大山不光是我們的。”玉山江覺得有必要要給族人們說一下,他認真的說道,“大山是公家的。如果硬要說屬于誰,那管理是屬于林業隊,我們的草場屬于牧業隊,山里的東西是大家都能撿的,不光是我們的。不能因為我們住在這里,就說大山是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