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姜至瑜這里出來,李龍感慨,這女干部利害。
馬曉燕從李龍這里得到的是李龍在民族團結方面搞的大事,比如現在的修路,比如以前給冬窩子通水。
這些事情容易見報,特別是現在民族團結搞得如火如荼的時候,特別容易引起上層的重視。
姜至瑜的厲害在于,她能抓住李龍所做事情的重要的點,把其他的撇開到一邊。
草蛇灰線,她能找到主線,說明這是一個厲害的人物。
雖然上一世李龍并沒有聽說這位最終干到某個級別上,但李龍相信,她應該不會就一直呆在鄉里的。
就憑這份敏銳勁兒,怎么說也應該去縣里或者州上。
李龍其實一直有兩件事情是等著做的,一個就是大規模的承包土地,以后有了合作社的時候,當個田舍翁,年年吃分紅就夠了。
第二個就是早早把輪式大馬力拖拉機、打藥機、康麥因甚至采機買回來,等滴灌開始普及的時候,雇人開機子,當個高瞻遠矚的老板。
這就行了。
但是現在不是時候,任重而道遠了,畢竟眼下一臺進口的大馬力拖拉機,好幾萬美元,他能買得起,但沒必要。
而現在的產量、價格都沒漲起來,大規模承包土地,還真就沒太多的價值,還是先放一放吧。
況且現在有了收購站,自己又有了全國先進個人的名頭,更多的事情在等著自己,這邊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緩慢,所以自己并不急。
沒想到竟然被姜至瑜給發現了。
發現了就發現了吧,反正以后這是必然的路子,就當自己預言了。
李龍離開后,姜至瑜看著采訪本上記錄的那么多東西,又捋了一遍,腦海里的文章就已經有了脈絡框架,以及如何填補血肉。
她打算盡快把這篇稿子寫出來,然后發出去——說實話,現在姜至瑜覺得李龍能成長到現在的這個地步,真就不是運氣使然,是真的有能力有本事的。
她現在甚至期待著李龍接下來要搞的那個打藥機,以及后續還要搞的東西了。
寫這篇文章之前,她已經采訪過不少人,特別是那些開著小四輪拖拉機帶著收割機和中耕機的農民,想讓他們談一談對這機械的看法。
雖然有小毛病,但無一例外的都說好——賺錢快,鋤草快。
姜至瑜決定把這些人的話加入進去佐證,用李龍的話來說出一個觀點,農業機械化是大勢所趨,也是勢在必行的。
為此她還專門去找了一個兵團的朋友,把兵團機械化方面的一些數據調取出來作為參考。
李龍從鄉里回到縣里的時候,還沒到中午飯時間,他去了趟收購站,想看看收購站的情況。
目前收購站里大部分物資都已經被拉走了,余下來的一些基本上都是賣不掉,或者需要篩選購買者的,所以李龍也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