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行,就這樣了。”那個人看樁子露出水面有四五十公分,急忙點頭:“可以了可以了。”
李龍便提著斧頭往最遠處看,那邊人其實也在觀察這邊,看李龍看過來,急忙道:
“我這里不用,已經差不多了。”
中間砸樁子的這個人這回對李龍是真心佩服了,他道:
“其他幾個地方都沒問題,咱們去扯網吧?”
“行。”李龍點點頭。
兩個人上了岸之后,立刻又感覺到冷了。在水里適應溫度后,其實剛才已經不感覺有啥了,但上岸沒了水的“保護”,被風一吹,涼意立刻就上來了。
別克和吳永波兩個已經在附近找來了干柴準備點火。
李龍也沒空等火著了,和那個領頭攔網的一起,把已經理順的網扯著下水。那個人手里拿著截好的布條子和麻繩,交給李龍一些,主要是要把這網上下綁在木頭樁子上。
上面自然好綁,著自己綁過,知道。
其實就是把網的上下都在水面附近綁好,到木頭樁子一半的時候,用腳一踩,就到底了。
每兩個木頭樁子中間要多余一些網,用水一沖,這網就形成了網兜子,就靠這地方來攔魚。
五個木樁子,形成四個網兜,為了捕大魚,網兜子留的比較長,這樣有水沖著魚不容易跑掉。
當然時不時的還要看著點,大魚的力量大,水里是它們的主場。
等把網都綁好,李龍也感覺有點累。在水里不比在岸上,這水流挺急,活動挺費力氣的。
趕緊上岸,反正都是男人,先把褲衩子往下捋,把水擠掉,然后披上衣服去火堆那里烤火。
李龍就比較舒服一些,他從車里取出自己的大衣披著,更暖和一些。
“沒想到啊,李老板力氣這么大。”吳永波笑著道,“看樣子也是行家,怪不得你你是漁民呢,不是北疆人吧?”
“算一半。十來歲過來的。”李龍道,“逮魚主要也是在北疆,瑪納斯那里。”
在場的幾個人,除了劉高樓和別克,沒人知道瑪納斯在哪里。
李龍只好解釋:“就在石河子邊上,石河子知道吧?”
“知道知道。”這些人一個個點頭恍然大悟。
李龍習慣了,這樣的解釋會持續幾十年。雖然石城是新城,瑪縣老城能追溯到唐時,但名氣太,遠不如軍墾第一城。
剛才還不怎么話的幾個人,圍著火堆就你一句我一句的和李龍在聊著。剛才李龍在水里那幾下動作,直接就把他們給征服了,力氣大、懂操作,這誰不佩服?
李龍時不時的扭頭看一眼。他以前用拉網攔魚的時候,都是夏天,天熱的時候一直呆在水里也沒啥。現在水太涼,人就在岸上,但河里的動靜還是要看的。
“咦,有魚!”李龍再次回頭的時候,眼睛一亮,把大衣一扔,站起來就往水里跑去。
“哪有魚啊?”其他人看著攔網,也沒看出來有什么動靜。
其實一直有動靜,只不過能看到的都是水流沖著魚網的動作,波動挺大,時不時的有水花,在大家眼里,這是很正常的。
李龍跳下水之后,快速的往河中心趟過去,其他人也都到了水邊,猶豫著要不要下去。
李龍的目標是從這邊數第三個網兜子,他是從網后面過的,到網兜跟前后,直接去托著網底子,摸索了兩下,然后把水沖著的網兜子一捏,快速的往前推去!
而這個時候,岸邊的幾個人就看到一條白影子突然從網兜里竄出來,跳出水面一米多高,然后又了下去。
好大的魚!
可惜跑掉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