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傳來了伙子們的聲音,別克便道:“走吧,出去看看,有不少人又過來了。”
來的大都是別克一家的親戚,沾親帶故的。這里院子大,別克的大伯家里又出一個國家干部,妻子也是鄉里的教師,算是這一片比較有威望,也德高望重的。
所以不少人都是到這里來一起過節。
院子里已經堆起了幾堆木柴,看樣子是晚上要點火的,無論男女,都是身著這個時代的盛裝,他們對節日是真的很重視。
孩子們也都穿著新衣服,在人群中穿梭頑耍著,過節了最高興的自然是他們。
別克介紹了不少人給李龍和劉高樓認識,這些人也很鄭重,握手、問候,在知道李龍的“真實身份”后,那臉上的笑容都燦爛了幾分。
院子里一堆松柏樹枝子已經燃了起來,別克的大伯舉著燃著的枝子,在年輕人和孩子們的頭頂上舉過,然后又去牲畜棚子那里繞了一圈,最后把松柏枝子放到了火堆里。
人們圍在不同的圈子里聊著天,更多的圍著李龍打聽著河谷外面的事情。
李龍也借想了解一下這邊牲口市場的行情,他驚訝的發現,這邊的牛羊肉比瑪縣要便宜的多。
如果能在這邊搞個肉干加工廠,成本都能降下來一大截。
隨后就笑了一下,自己什么時候也變得這么商人化了?怎么談到什么,都會想到賺錢、做買賣?
今天是不適合這個的。
廚房里一口大鍋,外面臨時架起來的一口大鍋正在熬著粥,這“納吾肉孜飯”,是用頭一年剩下的糧食加上佐料一起熬的,糧食是各家一起湊過來的,粥很稠,大家都要吃。
等著吃飯的人們這時候也在分散做著各種事情,除了和李龍聊天的,還有的開始抓起了髀石,有的則找了塊平整的地方,劃出線來下方。
李龍從和他聊天的這些年輕人這里能感受得出來,年輕人們都挺羨慕別克的,他能跟著劉高樓出河谷有更多的見識,甚至還能出國去見見新世界。
不過也因為有別克的存在,他們也知道了隔那個國家,有些人現在飯都吃不飽,算是提前對那個國家祛魅了。
這些年輕人想出去闖闖,想要致富,但大多數只讀了學,生活的范圍就在草原,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縣城,有些人覺得逛巴扎就算是非常幸福的事情了。
所以對于能去更遠地方的別克,他們是真的羨慕。
這么多人圍聚在別克大伯家里過節,一方面是因為革命別克是他們這個村子里出去的唯一的鄉里的干部,還是管武裝工作的,征兵什么的都管,威信很高。
第二個方面也是因為別克被帶出去,已經算是“有出息”了。
李龍能理解這些年輕人的心情,或者這些年輕人覺得能走出去,一個就是當干部,一個就是當兵,現在別克給他們打了個樣,有了第三個方式。
只可惜無論是劉高樓還是劉山民,目前暫時都不打算再招人。
很快粥就熬好了,每個人分一碗,大家或坐或蹲或站,就那么圍著吃著,感覺很香。吃完后,碗一交,人也不散,就形成圈子在聊天。
正聊天的時候,革命別克帶著一個年輕女人走了過來,把她介紹給李龍。
“這是我的妻子米婭,在鄉中學當老師。”革命別克道。
革命別克個頭不算高,略有點禿頂,挺壯實。他的妻子米婭長得很漂亮,李龍猜測是不是因為革命別克這個武裝干部的身份,才娶了這么個漂亮的媳婦。
米婭有些害羞,又有些期待的和李龍問好。李龍猜測革命別克應該是給她講了玉石的事情,她估計也在被這件事情困擾著,如果能正常解決,那自然是最好的了。
李龍便只好又給解釋了一遍,米婭幾乎都沒考慮,然后就要跟著革命別克一起過去。
李龍猜測估計這一家子應該試過不少辦法,都沒啥效果,所以現在算是撈著最后根救命稻草吧。
李龍就過完節他們就要回去,會帶著車,如果他們兩個能請上假,就跟著一起回去,到時跟車一起回來就好了。
這兩個人自然樂意,因為有別克跟著,有李龍的名聲擔保,還有來回的順風車,怎么能不行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