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海號上的兩座閣樓,一曰伏海閣,二曰鎮海閣。
這兩處閣樓一向只有金丹真人才能進入。
除了每日巳時有天聾地啞進去清掃衛生,其余伏海宗修士與乘客都不得入內。
樊鴻宇將蕭辰引至門口,接著忙不迭跑去了伏海閣通報情況。
“哈哈哈,不知是哪位道友大駕光臨?”
蕭辰進入鎮海閣正在打量大廳的陳設,就聽到外面響起了爽朗的大笑。
緊接著,一道魁梧的身影大踏步走了進來。
只見其顴骨突出,濃眉大眼,身高八尺有余。頭戴一頂束發金冠,正前方鑲嵌著一顆紅寶石。緊身的棕色勁裝下,透露出鼓鼓囊囊的肌肉輪廓。
根據出發前蕭辰打聽到的消息,來人想必是玉叉真人。
這里還有個說法,伏海宗的玉叉真人并不是單指某一位,而是特指操縱伏海號的那位金丹。
其由來乃是一柄大名鼎鼎的靈器——三齒刺海寶玉叉。
傳說源自東域的四階煉器師,是伏海宗代代相傳的鎮派之寶,可以有效對抗海中的金丹妖獸。
“欸!”
玉叉真人一雙大眼上下一瞧,驚異的問道:“恕我眼拙,這位道友看著實在有些面生,卻不知是哪州的同道?”
南域就這么大點地方,金丹真人們之間基本上都互相有所耳聞。
排除新晉金丹之后,剩下的幾位有可能準備渡海的金丹中期修士,他應該都認識才是。
蕭辰拱手答道:“可是玉叉道友當面,在下來自離州,諢號炎龍。”
南域的風俗就是見面報法號,以法號代替姓名。
“哦~,原來是離州的炎龍道友,久仰久仰。”
玉叉真人似乎恍然大悟。
雖然他根本沒聽說過這個名字,但是不妨礙先客套一下:“我就說今天怎么早上有海喜鵲叫,原來有貴客登門。”
蕭辰擺擺手:“不敢當,玉叉道友才是威名遠播。”
兩人互相客套了一番,靠著茶桌左右落座。
玉叉真人話里話外大致打探了一番蕭辰的來歷。
這才開始聊起了正事兒。
“炎龍道友既然想要東渡,自然不需要出什么船票。”
玉叉真人臉上堆笑:“只要道友愿意在遇到危險之時出手相助,不光不用花靈石,我這里還有一份額外的報酬奉上。”
“保準不會虧待了道友。”
“當然,道友不愿意出手也完全沒關系。”
“只是這樣一來可能需要稍微等兩天,一來防止有小輩誤了船還得多等三年,二來也避避最近的魚潮。”
其實如果換筑基修士前來。
那么上船的條件之一,就是在突發情況下,聽從指揮為陣法提供法力。
畢竟到了海上,前不著邊,后不靠岸,自然需要發動每一分力量。
蕭辰對此倒是不抵觸,畢竟到時候他自己也在船上,肯定不能眼睜睜看著船沉吧。
所以遇到危險時出手既是救人,也是幫自己。
“如若遇到危險,在下自然是責無旁貸。”
他主要是不想浪費時間:“只是不知這魚潮是什么情況,咱們最快能何時出發?”
聽到蕭辰答應,玉叉真人頓時眉開眼笑:“道友爽快!”
“既然這樣,我也不墨跡,這就讓小的們開始準備,咱們最遲三天后就出發。”
“至于魚潮的事,有了道友這句承諾,那就不足為慮。”
魚潮本來就是一個借口。
伏海宗在界海上熬了這么多年,早就摸清楚了魚群的規律,自然有別的辦法來躲避。
敲定了時間,伏海宗立刻動員了起來。
大量靈物成箱成箱的被抬上了船艙內,許多煉器師與陣法師開始出發前的例行檢查。
隨后舉行了一場盛大的祭天典禮,乞求蒼天護佑這趟行程可以一帆風順。
最后數百條岸邊系著的纖繩也被陸續收了起來。
盡管船上只有二百多名筑基搭乘,但是送行的親友卻足有數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