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林昊沒想到,竟然是自己最后一個醒的啊。
搞的還有點不好意思的問兩弟弟,他們吃飯了沒有。
幾個人待在這兒聊天,跟小武玩的那幫孩子也不敢上前,就在那里看著。
小文小武都回答說吃過了,來這里看搭戲臺。
戲臺?
這時那鳳嬌妹妹也答道:“是的,林昊哥,聽我爹說,明天就要開祠堂祭祖了,所以專門請了戲班子來唱戲,大家伙熱鬧熱鬧,而且還有很多節目呢。”
林昊沒想到,現在這年月還有唱戲團,還能請到。
但是詳細問過才知道,原來這邊唱的是本地話,是潮劇并不是京劇。
這個潮劇林昊前世知道啊。
潮劇在潮汕地區有著廣泛的影響,每次村里拜神或者祭祖這些重大節目,都會請人來唱戲。
潮劇是廣東三大劇種之一,具有鮮明的嶺南文化特色,是嶺南文化的重要載體?6?8。
潮劇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宋元南戲,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是中國古老戲曲存活于舞臺的生動例證?6?8。
而且潮劇不僅在潮汕地區繼續發展,還通過多種渠道傳播到海外。
此外,潮劇的演出劇目數量可觀,優秀作品通過劇目的廣泛流通、文化的深入交流以及音像的有效傳播,維系并強化了潮人群體的凝聚力和文化認同?6?8。
但是林昊并沒有真實的聽過,好像都是用的潮汕話來演出的。
沒想到祭祖還有這些節目啊,林昊不由的再次問道:“鳳嬌妹妹,除了這些還有什么好看的節目啊。”
一講到這個,小武直接舉手道:“大哥大哥我知道我知道,還有英歌舞,剛剛我都去那房間里看了,那里有很多很好看的衣服,還有大鼓什么的,剛剛林松哥他們就在那里擦著呢。”
英歌舞,是啊,這個林昊熟悉啊,前世不止一次在手機上刷到啊。
受祭孔儀式的啟發?6?8:舊時每年八月廿七日祭拜孔子時,配有整套的音樂和舞蹈,舞者有“執短竹”的,這與英歌舞者的“執短棒”有近似之處。
英歌舞是一種流行于廣東潮汕地區、擁有四百年歷史的國家非遺民間舞蹈,以氣勢豪壯、剛勁奔放而著稱?6?8。
英歌舞多由男子表演,舞者臉涂油彩,手持雙短棒,伴隨整齊劃一的動作和鏗鏘有力的步伐,展現出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舞蹈通常由一人執蛇當先,作為指揮員,其余舞者緊隨其后。
英歌舞的表演角色多為《水滸傳》中的英雄豪杰,如李逵、關勝、魯智深、武松等,臉譜按照形象和性格特點來畫,其他隊員則著統一服飾,臉譜自由發揮。
英歌舞融合了戲劇、武術等地方藝術,傳遞了正義戰勝邪惡的正能量。
同時,它也與驅逐鬼疫、祈求平安的傳統舞蹈藝術——儺戲相似,每逢春節或民俗節日,英歌隊都將這份驅逐瘴病的能量傳遞在大街小巷。
它不僅是漢族舞蹈形式之一,還被親切地稱為“中華戰舞”,并且在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為啥林昊這么清楚呢,實在是后世有人把這英歌舞跟小日子的鬼子舞做比較。
完全是碾壓之勢啊。
而且是獨屬于潮汕地區的一種舞蹈,林昊前世看到時就很有興趣。
這會兒聽到明天竟然還有舉行,不由的期待起來。
而這時鳳嬌妹妹也說了,今天英歌舞的隊員們今天會排練,如果林昊哥哥有興趣,可以吃完飯再來看看。
聽到這,林昊也覺得不急于一時,直接跟著鳳嬌妹妹往林輝叔的家而去。
當然,臨走前,也從挎包里掏出來一大捧大白兔奶糖,讓兩弟弟分發給小伙伴們。
自然的,鳳嬌妹妹也得到幾顆。
這大白兔奶糖在這里可算是稀罕物了,她們都沒吃過,等嘗過之后,也是連連道謝,看向林昊的眼神都不一樣了。
林昊也是呵呵一笑,跟著鳳嬌妹妹先去吃早飯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