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的林昊也跟他們熟絡了下來,不一會,那李展飛和李展雄就昊哥昊哥的叫著了。
雖然林昊等人把他們銬了起來,但是他們不對在先,心里也沒什么怨言,都清楚。
林昊跟他們聊天當中,也一直用神識觀察著,都是心思很單純的傣族少年,并沒啥壞心思。
這個至少排除了是特務的想法。
而且現在滇省瑞麗人民的生活主要圍繞著農場建設、邊境貿易以及中緬邊界協定的簽訂等背景展開?6?8。
在農場建設方面,瑞麗農場在這一時期開始興起。
1959年來自五湖四海的轉業官兵和知識青年在這里挖下墾荒的第一鋤,開始了農場的建設。
他們揮灑汗水,齊心協力拓荒,為瑞麗的農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這一時期,農場人的生活雖然艱苦,但他們懷揣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6?8。
所以這期間很多少數民族也了解到了新華夏的一些情況,跟漢族人也有通婚也有來往,對他們并不是很排斥。
同時,瑞麗作為與緬甸接壤的邊境小城,其地理位置優勢在1960年也開始顯現。
盡管具體的邊境貿易情況在現在還沒有真正的通行,但可以想象,隨著中緬邊界問題的逐步解決和友好關系的建立,瑞麗的邊境貿易也開始逐漸發展起來,為當地人民帶來了更多的經濟機會?6?8。
此外,林昊從后世的歷史得知,1960年對于瑞麗人民來說還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年。
因為在這一年,中緬兩國正式簽署了劃界條約,解決了長期以來的邊界爭議。
這一條約的簽訂不僅鞏固了兩國的友好關系,也為瑞麗地區的穩定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這樣的背景下,瑞麗人民的生活也開始逐漸走向穩定和繁榮?6?8。
到那時,瑞麗人民的消息也不會那么的閉塞,而且慢慢的到后來。
現在新華夏剛剛成立,外匯極度匱乏。
為了緩解經濟壓力,國家指定華夏進出口總公司在滇省開展舊翡翠飾品的收購工作,用于出口換匯。
除了四九城和粵省的收購團隊,滇省外貿還組織了專門的收購隊伍,
深入昆明、騰沖、大理、紅河等地,
從民間收集了大量明清和民國時期的翡翠手鐲、朝珠、掛件等飾品。
這些翡翠飾品經過精心挑選后,用木箱和麻袋封裝,
運往四九城和羊城進行出口換匯,利潤豐厚。
當時,200至300元人民幣收購的翡翠飾品,
出口后能換回上萬美元。
這充分展示了滇省在翡翠加工和民間藏玉用玉方面的深厚歷史底蘊和巨大規模。
所以林昊現在更是要爭分奪秒,先把一些上品的翡翠收集起來,不然也是白白便宜了那些洋鬼子們。</p>